当前位置:
  • 宁波要闻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张平接受《人民代表报》专访
  • 阅读:
  • 时间:2023-01-31 19:12
  • 来源:人民代表报
  • 日前,《人民代表报》刊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平专访文章《为人大代表履职插上“数字翅膀”》。

    截图.jpg

    宁波市“浙里甬人大”综合数智应用自2022年7月21日上线以来,建立了全新的人大工作闭环机制,进一步发挥了代表主体作用,扩大了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取得了明显的实战实效,获评2022年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

    小标题.jpg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提出,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人大代表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力军。如何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如何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记者专访了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平。

    “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人大代表数字化履职能力,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答题。”张平表示,数字时代的即时性特征对人大代表履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强化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利用数字化资源和优势,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大代表履职新模式。

    据了解,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和数字变革高地的重要定位所需、代表履职所需、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所需、人大工作上下协同所需,在全国、全省人大系统率先打造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综合数智应用——“浙里甬人大”。

    张平告诉记者,“浙里甬人大”综合数智应用构建了“一舱两端四功能模块”体系架构,以数字驾驶舱为治理端,“代表通”和浙里办“宁波人大”为服务端,搭建了代表“联、商、督、促”四大功能模块,开发“民意收集处理”等17个场景,纵向贯通省、市、县、乡四级人大,横向联动“一府一委两院”及多部门,打通“基层治理四平台”等系统,通过宁波人大数据仓有效汇集数据,形成多层多端多流集成的数智应用。

    2022年7月13日,宁波市下辖的鄞州区人大常委会首次通过“码上见”数字平台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专题询问,25个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专题询问分会场,各级人大代表直接通过连线进行“码上询问”、实时互动,更有7万余名网友观看并参与,凝聚起食品安全共治的“监督合力”。

    “‘码上见’数字平台是宁波数字人大改革的缩影。”谈及数字化带来的履职新变化,张平表示,数字化平台推动实现了代表联系群众更方便、群众找到代表更快捷,让代表履职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以“浙里甬人大”基层单元场景为例,全市9108名三级代表全体完成注册激活,浙政钉“代表通”近六个月的平均访问量为14.4万次,近两个月活跃度达75%以上,排名连续居市本级应用第三位。基层单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组织各类活动4000多次,参与代表和群众超过8.6万人次,国家机关负责人进站联系群众9000余人次。

    据介绍,在“浙里甬人大”民意收集处理场景中,群众可通过代表码、联络站码,随时随地反映社情民意,基层单元亦可通过现场交流、视频连线等方式,主动收集民意。借助贯通基层治理“四平台”,实现简单诉求直接办;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转化为立法监督、民生实事线索或通过代表督事、议案建议办理,实现人大特有的民意收集分析、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的闭环链条。

    “上线以来,基层单元每月站均收集民意76.8条,是改革前的12倍,办结率为99.2%。”张平告诉记者,用“数”察民意,让人大各项工作始终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如在宁波首创的公筷立法中,数字重塑开门立法新机制,30余万人通过线上线下参与立法,推动民意表达向民主实践转化。

    “宁波人大将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不断增强‘浙里甬人大’综合数智场景的实战实用功能,全面提升人大行权履职的质量水平,为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提供宁波路径。”张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