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镇海区人大常委会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在2004年年初作出的《关于通过<镇海生态区建设规划>的决议》中就明确指出“建设生态区,要坚持循环经济理念,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公害化原则,依靠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全面提高”,要求政府把循环经济的发展列入生态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镇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子。在近几年屡次的生态区建设和环保执法检查中,镇海区人大常委会都十分关注循环经济的发展问题,把其列入检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发展循环经济发挥支撑作用”等意见和建议。
在镇海区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推动下,该区通过采取加强政府宏观引导、推行清洁生产、打造循环产业链等措施,循环经济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该区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尤其是在项目审批和产业导向方面,严格控制“三高”项目落户该区。三年来,总投资达30多亿元的63个项目由于污染严重或选址不合理被该区拒绝落户。开展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色行动,依法关闭了83家环保不合格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试点工作,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的。三年来,企业共投入资金5.34亿元,建成了42套企业污染治理设施。金甬腈纶、镇海热电厂、华泰化工等12家企业被确定为市、区两级清洁生产试点企业。该区以化工区为载体,引进了44家化工类中小型企业,其中15家投产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产链式发展。产链式发展不但增加效益1.2亿元,而且每年可削减有机废气排放量1.5亿立方米,减少废渣排放2.4万吨,削减废水排放100万吨。另外,推进废物再生利用,再生金属资源加工园区被列为全国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圈区管理”试点园区,今年预计产值可达40亿元以上。
(镇海区人大办公室 王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