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区划分难问题。近几年来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大量企业引入,以甬江街道为例,现有各类企业800多家,比上届新增400多家,给选区划分带来很大难题。这就要广泛调研和走访,充分挖掘代表资源,并根据代表结构比例和代表资源的分布合理划分选区。
二、街道之间人员交错,归属界限不清问题。近郊农村农居混杂,如甬江街道的压赛、孔浦、双桥等村居民与孔浦街道社区居民混杂居住,人员交错、界限难分,给选民登记工作带来难题。建议选民登记必须以居民户口所在地为原则,才能理顺参选关系,同时要求区选委会做好协调工作。
三、非公有制企业主争当人大代表愿望强烈问题。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的地位逐渐提升。不少非公有制企业主希望通过当选人大代表显示自己的政治身份,更好地参与当地政治生活。但其中有一部分只把人大代表当作荣誉称号或熟悉政府领导的途径,当选后极少为选民代言或参加日常的代表活动。建议要把好代表的考察关,注意总结每位代表的履职情况,把积极参加代表活动、密切联系选民、热心为民代言的代表作为提名连任的重要条件。对于不能很好履行职责而企业人数多、极有可能当选的代表及早做好思想工作,劝其退出竞选。
四、存在影响选举的社会矛盾。一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社会的转型,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如养老保障、安置费发放、拆迁安置等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部分群众对政府存有对立情绪,同时农村也存在一些宗派势力现象,可能会借选举之机制造不利,干扰选举工作,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少数去年刚换届的基层组织涣散,班子不团结,战斗力不强,干部之间思想认识不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建议要层层建立选举领导班子,加强指导和联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制;密切关注动态,及时掌握情况,做好应急预案,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五、选民认识问题。一是今年是街道成立后的首次选举,乡镇人大代表没有了,少数选民不知道区代表也要直选;二是部分选民参选意识淡薄,认为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对自己关系不大,选谁无所谓;三是一些选民对选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误认为谁当选都是“上级”安排好的,形式而已,自己投不投那一票无关紧要。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有线电视、《新江北》、横幅等多种载体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的重要意义等,并严格选举程序,采用简捷、便利的形式将选举的各个环节告知选民,让选民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扬民主,不断提高选民的参选热情。
(江北区甬江街道人大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