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代表团传真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简报(22)_海曙
  • 阅读:
  • 时间:2009-04-16 16:29
  • 来源:秘书处
  •   

      2月17日上午,海曙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代表们结合海曙区的实际情况,着重围绕如何实现宁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进行了认真审议,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施孝国代表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中提升”要求,中心城区要重点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实施楼宇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加快功能性板块开发、提高城区综合服务功能等举措,进一步集聚服务产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并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开发保护的关系,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努力把海曙建设成为宁波中心商贸商务区和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

      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朱中人代表说,市委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市社科中心,并将规划建设市社科中心列为今后几年重点发展任务之一。市社科院(市社联)应认真研究并明确社科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实施方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规划局等部门要将市社科中心的筹建工作作为“十一五”前期的重要工作进行规划立项,并纳入年度计划加以实施;市财政局应根据“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资金到位,促进项目按计划实施。何承命代表说,要推动自主创新,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到物权保护的同等高度。建议市政府整合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科技资源,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扶持自主知识产权;市科技管理部门要在院所和企业等开展专利试点工作,指导企事业单位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结合宁波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加大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加大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和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列席会议的付卓民同志说,我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应该着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个目标展开。建议:研究制定适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创新指标体系,扶持发展有优势的科技开发项目和产品;研究制定推动宁波民营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政策措施;完善创新体系,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制。

      进一步促进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曹杰代表说,在市财政体制调整及东部新城建设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海曙受到了建设规划、利益格局、发展空间和社会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此建议:淡化区域界限,将“市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加快均衡发展,倡导县(市)区间有序竞争;支持发展楼宇经济,推动老城区与东部新城优势互补。

      重视城市拆迁和旧村改造。薄慧敏代表说,当前,城市拆迁面临安置房源紧缺、社会困难群体保障不够、城市拆迁难度较大等问题。建议: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快低价格住房建设,实施廉租房工程;加大对拆迁市场的监管,统一政策,合理安置;把拆迁政策优势与社区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拆迁户单位的行政优势与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拆迁力度。曹明代表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旧村改造过程中暴露出一些村民拆迁安置等问题。建议:超前谋划,拆迁与安置同步;加强监管,保证安置房建造质量;旧村拆迁安置要跳出以村为单位的旧框架,从街道或区等更大范围来统筹考虑。

      努力解决“看病难,就医贵”问题。朱顺香代表说,就医费用增长速度过快,已成为家庭的第三大支出。建议:改革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逐步创造条件向“医药分离”过渡,从源头上抑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将其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围;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低保人群和贫困百姓救助力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强化医疗单位相关领域的监管;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刘群代表说,应建立非营利性医院和药店平抑医疗价格机制;完善社区医院的医疗设施,保证居民就医质量;组织部分医术水平高、医德修养好的名医,到城乡各地中小医院坐诊;开设“网上医院”,提供免费就医渠道;关注老年人的就医状况,方便老年人就医。

      加快铁路发展步伐。周建平代表说,目前,宁波市面临铁路大发展的重要机遇,要充分发挥国家大力发展铁路的政策优势,吸引各种资金投入铁路建设和发展;积极实施配套建设,引入铁路运输企业落户宁波;积极宣传,努力营造全方位支持铁路发展的氛围。

      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王月凤代表说,全市行业协会在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加快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立法步伐,为实现政会分离和政府部分管理服务职能向行业协会的转移提供法律保障;加快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改革政府对行业协会的资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