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代表团传真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简报21(慈溪)
  • 阅读:
  • 时间:2009-04-16 10:51
  • 来源:秘书处
  •   

      1月26日上午,慈溪市代表团集中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代表们着重就余慈组团、港桥联动、“三农”问题、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于余慈组团问题。毛光烈代表说,对于余慈组团问题,市委、市政府把它放到全市发展全局的角度,并作为事关全市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来统盘考虑、认真研究、逐步推进的。下步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深化余慈组团规划。由市计划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和余慈两地相关部门参加,听取方方面面意见、建议,力争把规划做得细一点、严一点、实一点,形成总体框架。二是要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余慈两地在水资源统筹上已有了良好开端。对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规划、抓紧建设,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提供要素支持;对两地交通不便问题要及时研究,可考虑建设一条连接余慈两地间的公路大通道。三是要完善产业布局。通过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功能规划来缓解资金、水、电力、土地等要素制约;通过区域规划、招商引资等措施,使杭州湾新区真正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钱国本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余慈组团规划,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发展眼光。建议:一是推进产业组团,把姚北工业区与杭州湾新区、慈东工业区块组团规划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和共享;二是实施资源优化组合,规划建设一条从余姚城区直通慈溪城区的快速高等级交通通道,并在电力配送、天燃气管网、污水处理系统、水资源及水系流域畅通、服务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和配置;三是实施区域协作组团,调整现有行政区划;四是在深化余慈组团规划时应多听取余姚、慈溪两地各个阶层干部、群众的意见。

      关于优化经济结构问题。洪嘉祥代表说,优化经济结构要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扶大、扶强、培植高质量的规模型企业;二要加大工业集聚,制定宁波“东中西”工业发展规划;三要创品牌、树名牌,提升产品档次;四要开展中小家庭企业孵化整合工程,推行标准厂房建设;五要搭建产业服务技术平台;六要实施经营者培训工程。

      关于“港桥联动”问题。张红专代表说,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大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平台,成为宁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重点要解决五方面问题:一是认真解决要素制约,加大对杭州湾新区建设投入;支持滩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确保杭州湾新区和慈东工业区块供地。二是加快投资结构、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形成产业发达的北部都市区。四是强化杭州湾新区建设的政策配套力度,实行与宁波经济开发区同等的政策待遇,如财政、信贷、土地等,考虑财政税收返还优惠政策。五是完善软硬环境,努力实现持续协调发展。

      关于“三农”问题。许文东代表说,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实现农民转岗就业。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突出表现在:一是已转岗就业的农民其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二是转岗就业缺乏组织性;三是农民素质结构与就业矛盾突出;四是就业培训缺乏统一管理;五是就业培训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建议要实施宁波市域农民就业登记制度。对现有我市农民就业状况作一次全面普查,制订相应培训、就业和保障计划;建立分层分类的就业培训体系;实施统一的就业登记和管理;强化我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实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实行有组织的就业转移。符国槐代表说,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气象信息非常重视,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建立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建议要适当增加探测设备的投入。

      关于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胡守治代表说,社会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但我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防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建议:一是建交公共卫生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建立海关、口岸、卫生、旅游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分析疫情,制订相关对策;三是加强对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如预防疾病知识、遵守公共卫生道德等。施南峰代表说,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去年全市学校、幼儿园发病35起,占总数的77.6%,发病学生1000多名。建议:一是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的领导,教育与卫生部门建立相互协调、定期研究的工作制度;二是建立和落实传染病报告制度;三是增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配置专职保健医生,实施预防接种证制度,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教育,严格学生食堂管理;四是实施在校学生年体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