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络媒体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他们自豪地走上异乡的参政议政之路(无图)
  • 阅读:
  • 时间:2009-04-20 16:08
  • 来源:秘书处
  •  

    图:省人大代表、外来环卫工人徐辉(右二)前天下午在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门口听取市民意见与建议。 (张柯 摄)

       省人大代表徐辉

      希望廉租房政策扩大惠及面

      42岁的徐辉来自安徽芜湖,2001年开始在江北区城管局环卫养护中心工作,每天都是凌晨三四点开始工作,天黑才回到家,但从不喊苦叫累。他曾被评为市首届十大外来务工明星、市劳模、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最让他自豪的是今年1月当上了省人大代表。自从当上省人大代表后,他除了扫地外,又多了一项工作———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心声,并将他们的心声写成议案。

       在今年1月举行的省人代会上,他提的两个议案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

      他是清洁工,每天天不亮就上街去了,但经常有汽车从他们身旁呼啸而过。现在,许多司机怕电子警察,不闯红灯了,但时常超速,见了行人也不放慢速度。于是,他就将环卫工人安全问题作为一个议案提交,呼吁社会要加强交通管理,同时要关心环卫工人。

      徐辉自己虽然住在单位提供的房子里,但是他的许多老乡常向他抱怨:城乡接合部的房子越拆越少,房租也越来越高,外来务工人员经济压力很大。他在省人代会上提出的第二个议案便是,希望政府廉租房政策扩大惠及面,让更多外来打工者也能享受,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中。 “目前,在市区租住相对便宜点的住房也在每月500元左右,这对月收入约1000元左右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是一笔巨额开支。”徐辉说。

      这两天,来向他询问孩子上学如何收费的外来务工人员非常多,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刚刚将孩子接到宁波,准备上学。徐辉告诉他们:公立学校肯定不能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收借读费了,外来工子女已经在收费上享受同城待遇了,这不会错的。

      “我感到自己当上人大代表,身上有了更多的担子,我在工作之余,比以前更爱看报纸了,我要了解国家和宁波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免得被外来务工人员问得一问三不知。只有自己脑子里有东西了,才可以将外来务工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条理化,写成议案,带到人代会上去。”徐辉说。

      市人大代表杨发清

      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与服务

      56岁的杨发清是安徽五河县人,1989年从安徽老家来到宁波时,成天走街串巷搞废旧家电回收。现在,他的工作还是收废旧家电,只是多了不少职务和荣誉,他是江东区明楼街道林家社区外来务工党员临时党支部书记、市十三届人大代表,省优秀共产党员。

      “我昨天刚从老家回来,本来亲朋好友还要让我在老家多呆几天,我们老家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年的,但我想着人代会马上要开了,我作为市人大代表,得多写几个议案上去,将外来务工人员的声音带到人代会上去。我要替外来务工人员说话,多反映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多提一些可行性建议,市人大代表这个头衔是用来替大家做事的,不是用来欣赏的……”杨发清说。

      杨发清去年曾提过两个议案。他发现计生工作一直是外来人口的管理盲点,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计生工作管理的议案,建议对暂住人口计生工作要由家乡和流入地共同管理。

      他还发现,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从家乡出发时,往往都只带了很少的钱,一到打工目的地,租了房子或投靠老乡住下后,生活费就所剩无几了。有的人一时半会儿没找到工作,所带的钱又花完了。这个时候,会有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开始小偷小摸,走上犯罪道路。他建议外来务工人员租住集中的社区干部们,平时要多了解情况,对于这些刚到宁波还未找到工作已经没了钱的人,提供一些临时岗位,先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以免他们误入歧途。同时呼吁有关部门能有救助措施。

      “我观察十多年了,发现在宁波犯罪的外来务工人员中,来宁波不到半年的人占了很大比重,这一现象很值得研究,我也希望有志于此研究的专家学者,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杨发清说。

      市“两会”马上要召开了,杨发清说,他正在写一个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与服务的议案。

      区人大代表戴全明

      两年前提的建议变成了现实

      47岁的戴全明是河南省平舆县人,1993年,他带着妻儿来到宁波,从事防水补漏工作。凭着精湛的技术,贴心的服务,他很快在宁波站稳了脚跟。因为热心公益事业,多次捐款,他的事迹曾被多家媒体报道过,还曾获省 “最感动您的民工”、市 “慈善之星”等称号。去年1月,戴全明当选为江东区第九届人大代表。其实,他的参政之路还可以追溯到更早,2006年2月,他就作为外来务工人员的代表,列席了市人代会。

      “我最自豪的是,2006年列席市人代会时提的11条建议,现在有8条变成了现实。”他从一个专门放各种参政资料的包里,拿出了一个本子,将11条建议指给记者看。

      记者看到,这11条建议有:强制用人单位给农民工办理医保,建立农民工与本地工人同工同酬制度,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交借读费…… “现在农民工子女上学不用交借读费了,外来工大多数有了医保,也基本实现了同工同酬,我知道,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但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力量……”戴全明自豪地说。

      戴全明在给住户补漏时看到那么多房子空着很心疼。他在两年前就提出了向市区的空置房屋征空置税,以降低房租价格,让外来务工人员也租得起房子。他还提出了公交车上应该写明限乘人数,不能无节制地往里面进人。

      去年1月,在江东区人代会上,戴全明提出了 “加强市容整治的建议”议案,他在议案中指出,宁波不少新建楼房外墙渗水,修补后造成补上部分的颜色和原来房屋颜色不相吻合的现象,成为城市 “特大牛皮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容市貌。去年5月,江东区物业办及时联系相关的物业公司,督促物业管理企业对管辖小区一一进行排查,发现在几个小区确实存在房屋 “特大牛皮癣”现象。随后不久,江东区物业办及时作出整改措施,并对他的议案做出了回复。

         今年1月,戴全明在江东区人代会上,提交了 “关于加强物业保安人员招聘的建议”的议案,提出了各单位要严把保安招聘关,以免将品行不好的人招进保安队伍。他说,内贼难防。

         戴全明在宁波参政的事迹,也在他河南老家传扬。去年8月,介绍戴全明先进事迹的《爱心铺就他乡参政路》一文被编入河南省委《党的生活》杂志社的 《和谐中原》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