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各地热点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杭州萧山:政情报告十年间 三大效应谱华篇
  • 阅读:
  • 时间:2009-09-23 08:51
  • 来源:浙江人大网
  •   本网讯 一年一度的政情报告会又要召开了,每当这个时候都是人大代表们最忙碌的时候。前期的准备可以说是充分而到位,下足了功夫,听取选民意见——收集整理意见——向政府反映意见,这一步步走来,虽然辛苦,但有动力,那就是人民群众的依托和信任。每一位被推选出来作为大会发言的代表都把群众的呼声真实地反映在政府面前,整个会场洋溢着浓浓真情。

      聚焦效应:集中推进民生问题的解决

      政情报告会一定程度上具有“小人代会”的特征,是代表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审议政府阶段工作报告的一种有效形式。为组织好今年政情报告会,杭州市萧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进行研究,合理确定会议规模和参加对象。除部分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外,还包括区政府区长及其他分管副区长,“两院”及区政府组成部门、镇街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听取代表们的建议和意见。

      会上,区政府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情况,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下一阶段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报告后,先后有7名区人大代表走上发言席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大江东区划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就业与社会保障、“四小车”管理、加大对“黑网吧”打击力度等民生实事问题进行发言,共提出意见建议37条。

      “政府要处理好大建设与财政可承受能力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当前需要与群众长远利益的关系。”戴村片的俞国根代表说。

      临浦片的沈德法代表说,要重视南部发展,促进地区平衡;重视财政风险,促进健康发展;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政府形象;关注民生实事,促进社会和谐。中片四镇的代表徐照云说,政府为民办实事应做到办一件成一件,对人大代表提出建议的办理尚需更加重视。瓜沥片的代表韩佳萍说,区政府要在企业扶持,规划、建设、交通,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六个方面要重拳出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各方面工作的有效推进。义蓬片陈云水代表建议,作为区级实事工程,政府能够明确出资比例,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城厢街道的倪瑛代表说:“城乡河道应该一体整治,保持水系清澈畅通”,并认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科学规划、犬类管理要加强、“四小车”整治要常抓不懈等。“萧山老百姓的实际收入还是不足,萧山低收入人群还是多的,区政府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 北干、蜀山、新塘街道的代表俞爱娣说,同时她还建议政府应该考虑农医保的群众利益,让他们出同样享受城区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代表的发言引起广泛的共鸣,会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盛阅春区长当即表示,对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政府能解决的,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将制定具体措施分步实施,真正将人民群众的反映和心声转化为改进政府工作的推动力。

      代表效应:履职为民提升人大形象

      代表审议发言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政情报告会的实际效果。会议召开前一个月,区人大常委会就将政情报告材料下发到代表手中。代表们带着报告走访各自选区的选民,让广大选民了解政情,围绕区政府在人代会上提出的目标任务、重点工程进展情况、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民意,提出建议和意见。在充分征求选民的意见建议基础上,再进行梳理分类,各人大代表小组又组织代表进行集中审议,然后又以片为单位将代表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然后推荐出一名人大代表作为本片发言人在政情报告会上向政府反映。可以说,在政情报告会召开之前,是各片选民、全体人大代表的一次群体行动、一次民意大征集行动。

      活动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委办进一步加强与各镇区人大代表小组的联系与沟通,总体而言,活动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踊跃参与,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而且履职效果十分显著,社会反响较大,有力地提升了代表形象,充分发挥在地方经济社会事业中的主体作用。

      提升效应:监督工作迈上新台阶

      政情报告会是代表了解和掌握最新区情的平台,也是区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在闭会期间联系人大代表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2000年是政情报告会的创始年,2003年底,常委会领导提出要“改进区政府通报重大情况专题会议模式,实行通报、评议、面对面反馈相结合,畅通代表知情参政渠道”。

      2004年,结合萧山区的实际情况,区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改进一年一度的政情通报会的通报方式,改进的基本着眼点在于,将政府的政情通报与代表审议结合起来。因此2004年是政情报告会是召开历程上的转折年和改革年,在政府领导通报的基础上增加了代表审议发言的环节,并要求政府对办理代表建议进行反馈,即在当年的10月份召开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反馈会,确保意见办理落实到位。
    2008年可以说是政情报告会的另一个改革年,也就是第9次政情报告会对会名进行了改革,将“通报”改成“报告”,通报体现了人大代表的知政权,但报告更突出了人大代表的议政督政的权利,彰显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

      今年召开的第10次政情报告会,在以往几年的经验和成果上,继续本着“知政、议政、督政”原则,以会议为载体,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以会议为平台,一方面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相互联系,积极促成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另一方面直接提供政府及职能部门领导听取代表意见、建议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此次政情报告会上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虽然区政府承诺将进行认真研究和部署,分解任务,加强督查,落实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然而,区人大常委会还是一如既往地要求区政府会后迅速进行梳理分类,逐件进行分解落实,明确承办单位。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自身工作职责,明确责任人,强化督查制度,要采取领导督办、专项督办、跟踪督办、现场督办来督促各单位完成意见建议落实任务,并在10月份召开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反馈会上向人大反馈办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