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报刊媒体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11年扎实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
  • 阅读:
  • 时间:2011-02-23 09:23
  • 来源:宁波晚报
  •   2011年扎实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

      一是市场供应方面。保障粮食和蔬菜、水产品等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稳定190万亩粮食种植、90万亩蔬菜种植和90万亩水产品养殖面积。新增农村连锁便利店120家。开展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100个。完善药品安全网上监管,完成食品检验检测4万批次。

      二是居民就业方面。开发保持公益性就业岗位6000个。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2万人、创业培训5000人次。新增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100家。组织专场招聘会100场。新增创业培训基地10家,创建大学生创业园5家,创建创业实体5万家。

      三是交通出行方面。确保机场快速干道、明州大桥建成通车。加快行人过街设施建设,完成20条支路卡口改建,建成智能交通三期项目,增加咪表停车位4000个。新辟公交线路10条,优化线路20条,新建公交首末站3个,更新公交车辆500辆。建成农村公路200公里、港湾式停靠站180个。

      四是社会保障方面。实施“社保卡工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员大市范围异地就医结算实现“一卡通”。新增外来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人数20万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2%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各县(市)区人均筹资达到300元以上,其中各级财政补助200元以上。统筹区政策范围内住院有效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门诊报销比例达到30%以上。新增养老床位1100张,为80岁至89岁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每人每月50元,为90岁至99岁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每人每月100元,为10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长寿保健补助每人每月300元。为80岁以上老人和60岁以上患病老人免费安装“一键通”电话、81890老年人应急呼叫系统。

      五是医疗卫生方面。新增医疗床位1000张。市第一医院扩建项目竣工投用。新(改、扩)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以上、服务站150家以上,建设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20家以上。实施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救治试点,限定费用内报销(救助)比例达到90%。

      六是住房保障方面。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0万平方米、续建50万平方米、竣工20万平方米,解决2500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30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完成老小区整治120万平方米。推进海曙、江东、江北三区城中村改造35个。完成农村住房改造2.5万户。完成下山移民1500户、危房改造1500户。

      七是教育发展方面。加固改造和重建、迁建中小学校舍40万平方米。按省定标准新(改、扩)建幼儿园80所,新增幼儿园班级480个。秋季开始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

      八是文化服务方面。举办精品文化展览展示活动300场、公益文化讲座400场,引进高雅艺术演出500场,组织文化活动5000场。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20万户。新建农家书屋600家。送电影下乡25000场,送戏下乡2500场。

      九是环境保护方面。建成清水河道200公里。完成城区内河整治35条,计30公里。加强水库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大中型水库涵养林补助标准每亩提高5元。宁波新周污水处理厂一期、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投用,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24万吨。整治中心城区小街小巷25条。

      十是公共安全方面。启动社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社区(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新(改)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75个。完成山塘整治50个。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人员死亡率继续下降。 


      十方面实事解读

      市场供应

      市贸易局:今年将着力构建宁波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所谓“追溯”,就是说,无论是市民菜篮子里的一个鸡蛋,一把蔬菜,还是一块猪肉,凭着其独一无二的编码,都能找到“上游”的相关鸡舍、菜地与猪圈,便于质量追踪与管理。

      我市要建成市级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并在中心城区和县(市)主城区、国家高新区、大榭开发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杭州湾新区、卫星城市试点镇的已审核换证的生猪定点屠宰场,以及肉类批发市场、150个摊位以上的标准化菜市场、大中型连锁超市、肉类配送企业、猪肉专卖店、市级蔬菜和生猪基地、豆类加工企业、团体采购单位等行业流通节点,建成100个以上的追溯子系统。

      居民就业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瞄准了大学生、失业人员、复转退伍军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到2011年底,全市拟创办创业实体5万家。

      今年,创业扶持政策将小额担保贷款对象扩大到经创业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同时,将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贴息招用对象放宽到各类人员。创业扶持政策向创业者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提供融资贴息支持;实施创业场租补贴,降低创业门槛,增加创业资金,降低创业成本;鼓励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鼓励高校毕业生科技创业和到农村创业,实施创业补贴和奖励,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交通出行

      市交通局:今年内,将建成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同时续建象山港大桥及接线、穿山疏港高速,新增高速公路里程32.5公里;实施国省道提能升级工程,重点改造甬临线、盛宁线等5条公路,里程150公里。

      杭甬客运专线宁波段主体工程在年内完工,铁路宁波站、货运北环线、北站等工程将在今年内续建,今年还将开工建设宁波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宁波港铁路支线;续建栎社国际机场货机坪等工程。今年还将制定出台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指导意见,推动一级客运网络向城际、区域公交化发展,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社会保障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今年,宁波将逐步发放和使用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及结算“一卡通”。

      社会保障卡医保“一卡通”工程实施后,将搭建起全市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平台,配合全市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以后,全市参保人员跨统筹区看病就医时,在大市范围内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看病购药,可直接刷社保卡完成医疗费结算。“社会保障卡”工程可直接减轻参保人看病的资金压力,以及医疗费报销费时费力的问题。

      教育发展

      市教育局:今年,学前三年幼儿纯入园率要保持在99%以上,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保持在98%以上。完成企业职工培训项目7万人次,优秀农民赴高校进修240人,成人中专和成人高中“双证制”计划招收新生8000人。中小学生免费体检实现全覆盖,体检建档率达到100%。

      今年还要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尤其让大家关注的是,今年秋季将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制度,另外就是要筹建宁波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并在全市各地设立分点。
      住房保障

      市建委:在今年全市计划新建和筹措的保障性住房中,80%以上都会是公租房——把保障性住房的“主力军”由此前的经适房转变为公租房,也是今后我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大方向。与公租房成为本市保障性住房新的“主力军”相对应,住房保障的对象,今后也将逐步转变:由原来的主要保障本市户籍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转变为同时兼顾大中专毕业生和优秀外来务工人员。

      预计今年全市新建和筹措的公租房套数,会超过一万套。2008年开始建设的一批公租房(当时称作“经济租赁房”),包括江东陆家、海曙徐家漕、江北应家的一批公租房,预计今年开始会陆续投放市场。在2012年底左右,本市公租房将能够成规模供应。

      医疗卫生

      市卫生局:今年,我市将启动新一轮市级重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项目、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项目及原住院楼改建项目、市第二医院北部院区和北郊院区项目、市康宁医院门诊楼和住院楼改扩建项目、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项目、中心血站等公共卫生迁建项目和急救中心迁建项目。此外,市疾控中心项目、市中医院扩建项目和宁大附院改(扩、建)项目也正在筹备中。

      为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负担,今年将在我市二甲以上医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同时,还将以缩短住院床日为抓手,进一步降低医药费用和增加床位有效供给,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时干预监督,看是否合理用药与合理检查。

      文化服务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今年,将全面实施文化普惠工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城市,全市将举办各类精品文化展览活动、公益文化讲座、高雅艺术演出各数百场,新建5家现代化电影院,开展自助图书馆试点工作;在农村,继续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新建农家书屋,启动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同时,为满足市民参与文化建设的需要,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和重大节庆活动,全市预计将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过5000场,其中包括第五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及“我要唱出名”全国流行歌曲演唱大赛、“七一”红歌会、第四届宁波市农民(外来务工者)电影节以及第十一届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环境保护

      市环保局:近几年,我市灰霾天气呈现增多趋势,酸雨率也居高不下,这已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起,我市将全面推进“清洁空气”行动,努力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

      我市将以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为重点,加大机动车污染治理力度;继续严格管理外地机动车转入,加快淘汰老旧汽车,并推行环保合格标志制度,开展针对高排放、高污染车辆的区域限行前期准备;推动公交车、出租车等高频使用车辆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替代工作。我市将以优化能源结构为重点,加强燃煤污染控制,实施煤耗总量控制。要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全面开展无燃煤区建设,限期淘汰绕城高速公路内的现有燃煤锅炉,加快推进集中供热设施热力管网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配套设施建设。

      公共安全

      市公安局:今年,全市公安机关将继续完善县域治安动态防控体系,加强重点地区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运作并强化“破小案”机制,实行盗窃案件分等级督办制度,尤其要加强对盗窃电动车、入室盗窃和电信诈骗的专项打击,坚决遏制此类案件的高发势头。

      同时,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和假币、假信用卡、假发票、合同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多发性经济犯罪,切实做好追逃、追赃工作,努力实现“人到案、钱追回”。严格执行打击整治涉黄违法犯罪“五个一律”硬性规定,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主要获利者和背后“保护伞”。

      宁波晚报记者 郑仲晔 张海华 吴明京 蔡铁锋 程旭辉 叶海英 黄剑跃 梅子满 陈旭钦 戴伟龙 胡菲 史娓超 罗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