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慈溪代表团分组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预算报告。代表们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创新驱动发展、重点领域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
建设美丽乡村共创幸福家园。徐华江代表说,要把加强建设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路径,科学编制规划,提升农村建设品位,扎实推进“四村一线”建设,稳步实施“农房两改”,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把改善环境面貌,提升生态水平作为重要标准,扎扎实实抓好“三改一拆”,深入推进环境整治,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的生态化。徐桐琦代表说,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在农村,重点难点也在农村。要规划引领,把打造“田园城市”的理念融入规划,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要特色发展,把农业纳入现代产业体系,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推进农业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要综合整治,引导群众改变陋习,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要注重保护,尤其是要保护修缮好具有文化底蕴、历史价值的村落民宅。王惠张、陆永康代表说,建设美丽乡村存在建设资金压力大、土地指标紧缺、规划控制难度大等困难和问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要培植稳固的村级集体经济来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推进村庄整治、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黄金德、胡民主代表说,建设美丽乡村,重点是人居生活环境美和人文和谐心灵美。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推进“农房两改”,加快村级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创新驱动助推经济发展。赖焕定代表说,随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要建立健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类体系,积极探索具有宁波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机制。强化中小企业主体地位,抓好创新能力培育。稳步推进创新集群区建设,强化创新协同能力。切实发挥地方资本在创新型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业务,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高技术产业。黄新华代表说,要关注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金融创新助推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强政企交流互动,积极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共同营造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加大金融创新支持力度,通过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稳步健康发展、积极开展“投贷保联动”试点、建立县级再担保公司等举措,努力缓解中小微企业担保难、融资难。要加大对恶意骗贷等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真正把实业做强做好。叶红霞代表说,农业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核心,应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和转化。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和创新成果难以转化的问题。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企业申请产品专利和商标。叶伟德代表说,要推进核心文化建设,以清晰的城市定位打造高品位的文化环境,并以此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冯嘉耀代表说,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人才,中小企业是培养和引进人才的重要阵地,应注重培养本土人才。
围绕改善民生推进改革。董静波代表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针对目前县级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普遍存在的双轨制管理模式,建议探索建立具有独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医院管理模式,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及投入规模,深化改革预算管理,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推动县级公立医院发展。胡秀华代表说,相对于发达地区,宁波的医学教育有所落后,导致医学人才紧缺,加之各医院间对医疗人员的无序竞争,影响医疗事业的发展。建议加快医学人才的培养,加强医疗队伍建设。罗群代表说,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群众生活质量。市级监管部门要加强空气质量检测、强化环保监管,在全市范围内合理选择PM2.5检测点,使相关数据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徐桐琦代表说,市政府应重视气象事业的发展,切
实发挥气象在减灾抗灾中的作用。
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张炳华代表说,要通过科技创新来缓减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龚建能、岑孟达代表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应重视四个方面:即制造业规划时要避开人口集聚区、全社会应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应利根代表说,要加强水利建设,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教育,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强化水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