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北人大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江北区甬江街道人大工委关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显成效
  • 阅读:
  • 时间:2014-12-17 09:06
  • 来源:江北区人大办
  •   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甬江街道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环境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与各类文明创建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为此街道人大工委积极调研、视察、走访,突出群众呼声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如破烂王、马路市场及菜场周边环境脏、乱、差等顽疾,向街道办事处提出综合治理的建议,得到高度重视,街道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基础设施。今年以来街道专门投入“文明创建资金”400余万元,用于河道整治、马路市场和破烂王等专项整治工作,并投入115万元用于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000余万元“五水共治”资金,先后完成并启动了多项治理工程项目:投入160万元完成16条垃圾河整治任务,清理垃圾2100余吨;在大通河和张桂家河新建抽水泵站4座,缓解了内河换水和路林村内涝问题;投入1000余万元启动庄西河等10条内河疏浚工程;投入450万元,完成群众反映强烈的压赛河、倪家堰河综合整治工程;畈里塘村在全市范围率先引入真空收集和处理系统治理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也已开工。结合三改一拆工作,累计拆除沿河涉水违建超过12000平方米。

      二是成立专门队伍,落实人员保障。为改变过去环境整治运动式、突击式见效快,但返潮更快的现象,成立甬江街道北郊片环境整治综合执法队,出台《甬江街道办事处综合执法队管理暂行办法》,从管理体制、工作职责、规模核定、管理监督、培训学习、绩效考核等方面详细作出规定。执法队由派出所副所长任队长,行政执法中队副队长任副队长,执法人员18名,依法对北郊五村内的无照商贩、流动摊贩、无照饮食摊点、乱停车、违章搭建、垃圾焚烧等城市顽疾进行管理。

      三是攻克重点、难点,开展专项整治。针对“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堵塞交通,影响环境的现状,依托北郊片综合执法队伍力量,通过采取“错时与延时”工作制,加大整治力度和巡查力度,加强早晚道路交通管理。目前已基本扫除了河东村、河西村、夏家村“马路市场”,并统一拆除夏家村街面违建雨棚35家、破损广告牌50余块,出资统一更换了店面标牌,使道路畅通、街面整治美观。针对“破烂王”难以根治的顽疾,专门成立整治专项小组,对各村摸底排查,联合安监、环保、城管、派出所等多部门执法,共整治8个村69家无证破烂王收购点,规范了10家有证的废品收购站,拆除“破烂王”违章乱搭建300平方米,得到群众的一致拥护。

      四是出台考核细则,建立长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甬江街道2014年度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甬江街道关于进一步加强2014年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曝光台等长效机制,将辖区行政村划分为若干责任区域,落实街道、行政村、保洁员三级监督管理。街道每月进行环境卫生网格化督查工作,在街道一级强化自我曝光力度,把存在的问题通过“限期整改通知书”发放到各行政村,由联片领导、联村干部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抓好整改。街道专门设立环境整治专项考核基金,以每月督查结果和年终考核验收为依据,与年底对村干部的考核奖金挂钩。同时,要求各行政村把环境整治工作、破烂王专项整治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的村规民约章程,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如发现有村民将房屋出租给“破烂王”经营收购,影响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的,取消其股份分红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