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各地热点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上海:关注道路交通安全
  • 阅读:
  • 时间:2015-04-29 09:18
  • 来源:市人大常办
  •   今年人代会期间,多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起了关于建议修订《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议案,提出随着全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和本市道路交通管理实际情况的变化,应对相关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在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的今日,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交通安全责任观,政府部门应如何完善顶层规划、提高管理效力,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安全、畅通、高效的道路交通环境?4月28日,上海人大公众网邀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俞烈,市人大代表、黄浦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朱如安,市人大代表、上海同盛内河航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综合计划部经理徐烈参加“人大网议日”活动,就“关注道路交通安全”这一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俞烈:城郊P+R拟加快增建

      交流中,有网友提出,现在上海的道路拥堵状况虽有好转,可矛盾仍旧比较突出,还应在哪些方面予以改进?俞烈回答,我的感觉和您差不多。现在的上海道路拥堵问题在不断改善,但是整个上海机动车的保有量还是比较大的,道路的增加跟不上车辆的增加,再加上道路的开挖、市政工程建设等等,道路的拥堵在所难免。如何改善道路拥堵问题,一方面,我们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还要不断地挖潜、提高管理效能,最大限度改善道路拥堵状况。另一方面,对于市民的出行,我们还是建议多选择公共交通,这样既有利于减缓道路拥堵又利于绿色环保。俞烈还透露:我们已经加快在城郊结合部地铁站周边建立一批停车场,方便市民朋友停车换乘公共交通进入中心城区。

      “黑车”为道路交通安全带来诸多隐患。目前本市黑车整治情况如何?后续将进一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推进?针对网友的这一提问,俞烈回应道,这几年,市政府加大了“黑车”整治力度。作为顽症治理的实事项目,每年都有具体的整治目标。经过我们几年来的持续整治,目前“黑车”现象有些减少和遏制。今年一季度,本市扣各类“黑车”3万多辆。俞烈也坦言,“黑车”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地加以推进。彻底整治“黑车”现象需要综合治理,比如说公共交通布局如何更加合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如何得到保证等等。对于下一步会采取哪些措施,俞烈说,概括而言,一个堵一个疏。第一,我们肯定是对“黑车”现象零容忍,通过不间断的专项整治,用法律的手段去除“黑车”非法存在空间;第二,与有关部门联手,重点保障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更加便捷,比如像桃浦地区整治“黑车”当中引入小巴士公交的做法,很受市民的欢迎,既安全方便,又经济实惠。

      朱如安:乱停车处罚力度应加大

      有网友希望嘉宾谈谈,现行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哪些处罚条款偏软还须加重?朱如安认为,目前条例对城市道路乱停车的行为仅有200元的处罚,执法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由此对道路通行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尤其是对非机动车通行影响更大。他希望,在此次的地方法规修订中,能增加例如扣分等附加处罚条款。

      有网友问,如何才能真正构建起法治交通和平安交通呢?朱如安回应道,主要是两个方面:一要严格执法,保持法的权威性。二要法制宣传,使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成为自觉的法律守护和践行者。

      徐烈:切勿让“争”成为习惯

      还有一些网友关注交通安全中的具体问题。有网友问,好多路口人多车多,转弯车辆根本不会让行人先行,绿灯时间根本来不及过马路,针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措施?徐烈认为,这个问题很典型。首先转弯车应当让行人先行,因为行人过马路绿灯有时间限制,其次要合理地设置红绿灯的时间分配。因为转弯车涉及两个方向行人的过马路,总有一个会遇到人车交叉的问题,必要时可设置转弯信号灯,对人、车分配出一定的通行时间。更重要的是要倡导文明、礼让的驾车习惯。这是一个社会文明问题,当人们什么都要“争”,对“争”形成了一种习惯,礼让就很难实现。

      未成年人的道路交通安全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有网友希望嘉宾对此提些建议。徐烈说,首先是家长和成人的示范作用,家长自己要遵守道路交通法,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教育孩子,看到有人违章时应该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不应该学样。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孩子自我保护,例如不要在马路上追逐嬉戏、过马路时不仅要遵守红绿灯信号,也要看清来往车辆。

      此外,嘉宾们还对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修订、行人过马路、蒙牌车管理、提高公众守法意识等问题作出了回答。据统计,本期“人大网议日”收到网友提问131个,嘉宾共回答了36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