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曙人大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海曙法院未成年人案件融入心理评估与干预机制效果好
  • 阅读:
  • 时间:2015-08-03 09:19
  • 来源:海曙区人民法院
  •   为准确把握涉案未成年人犯罪时的心理状况,海曙法院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中融入心理评估与干预机制,效果良好,迄今仅发现1名未成年人再犯罪。主要做法有:

      一是庭前开展心理调查及鉴定。公开选拔社工、大学生等社会调查员36名,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家庭情况、当前工作生活状况等进行社会调查,迄今共制作社会调查报告189份。与宁波大学心理学系签订合作协议,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状况进行鉴定,出具评估报告。该机构并可作为诉讼参与人参加庭审,接受质证。

      二是审中实行心理评估听证。对疑难复杂、适用缓刑较难确定的案件实行公开听证,邀请检察机关、社区代表、派出所等单位的代表围绕未成年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再犯可能、缓刑考验期间的义务是否能切实履行等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再作出判决。迄今共举行缓刑听证18次,2014年以来判处未成年被告人非监禁刑比例达31.6%。

      三是判后落实心理疏导矫治。组建主要由律师、教师等职业群体组成的“关爱妈妈”团队,连续六年共100余人次赴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少年犯进行回访宣教,加强心理疏导。积极做好对少年犯父母的思想工作,先后促成18名未成年犯父母前往管教所看望、感化少年犯。试行“家庭式诊疗”制度,选取宁波大学心理系有家庭教育经验的专家,对未成年犯家庭成员进行集体治疗,目前已对3个家庭实行该制度,反映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