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扫二维码可查看餐饮商家情况,动动手指可投诉不良店家。上海正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群防共治格局,让更多“吃瓜群众”变身“朝阳群众”,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8月23日,市人大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泽洲参加。
检查组一行视察了环贸大厦食品安全集中公示情况,并听取市食安办、市消保委、市食品安全联合会,及徐汇、浦东等区市场监管局的情况汇报。
沉得下 推进基层自治自管
据市食药监局副局长许瑾介绍,今年以来,上海全市各级食品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共计15.3万余户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609起,主要食品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3%,上海食品安全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态势。
其中,基层自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食品安全已纳入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市、区、街(镇)、村(居)四级联勤联动。食安部门充分发挥社区、楼宇、社会组织等作用,共同打造“食安共同体”。
例如,徐汇全区15个购物中心、商务楼宇物业联合组建“楼管会”,开展自查自纠,初步处理投诉、协助推广食品安全责任,解决环贸广场、正大乐城、美罗城近9成的食品安全投诉。辖区内湖南路等26条街面商户经营者成立自查组,相互交流评议,加强诚信自律。浦东的陆家嘴小型餐饮服务者临时备案管理,通过成立街镇社会共治组织,实行“扣分制”、诚信评价等方法,引领社区群众参与备案后的管理,形成有效的惩戒与激励机制。
看得见 食品安全“表情包”将升级
让全民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透明是基础。去年以来,市食安办大力推行“明厨亮灶”制度,通过打造可视、可感、可知的“透明厨房”,推动构建全过程、全天候远程监管新机制,也让消费者能够明白消费、放心消费。
会上,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局长俞晓红透露,上海已推行多年的“笑脸”、“平脸”、“哭脸”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有望在未来“升级”。以后,市民进入餐饮店铺,不仅可以看到代表总体评价的"哭脸"、"笑脸"表情包,还可以通过扫描公示牌上的二维码,了解“平脸”、“哭脸”背后的检测指标,方便消费者了解,为什么得中评、差评,缺陷在哪里。“这项工作需要与市局信息系统联网对接,目前正在推进中”,俞晓红表示。
说得上 用手机就能做“啄木鸟”
据了解,今年市食药监局共受理市民投诉举报咨询81463件,同比增长32.8%,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性日益增强。针对此,除了加大对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热线“12331”的宣传力度,市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受理中心还推出了“啄木鸟APP”。
市食药监局副局长许瑾介绍,以往食品安全举报难,原因之一是证据难以固定,而“啄木鸟APP”以“现场定位、实时上传”的“互联网+”模式,方便市民通过手机拍照,将身边的“餐饮店无证”、“食品中有异物”、“食品过期”、“餐厅吸烟”、“开会旅游推销保健食品”等食品安全违法线索及时固定,并于第一时间上传监管部门。
此外,市食药监局部门积极落实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奖励制度,根据修订的《上海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扩大奖励范围,简化举报和奖励程序,同时建立了隐名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吹哨人”举报企业内部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奉贤区还开始试点食品安全举报小额快速奖励。
市人大代表朱如安认为,构建群防共治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使广大群众从以往被动等监管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监管,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覆盖面和监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