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闵行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主城区”是闵行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2017年,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的发展主线,切实聚焦社会治理,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进,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闵行区人大常委会把创新完善代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作为贯穿本届人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服务和保障人大代表积极履职,通过代表书面意见等多种形式,为群众切身利益奔走,推动解决了多个群众的急难愁问题:两条公交线路又在站点停靠了、曾经的断头路被打通了、铁路沿线“脏乱差”的面貌改观了……正是这些涉及居住、出行与环境民生问题的逐步推动解决,让闵行区离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的建设目标又近了一步。
两条公交线路又在这个站点停靠了
沪闵路春申路站是闵行重要的交通站点之一,辐射范围包括周边的春申府邸、奥赛花园、绿水花园、金燕大厦等众多居民区及商务楼宇。随着客流量增多,徐闵线、虹桥枢纽4路逐渐将小车换成大车,然而,为确保市民上下车安全而设计的标准港湾式车道的宽度只能容纳小型巴士进入,“变身”后的徐闵线、虹桥枢纽4路只能取消该站点。
为此,不少乘客只能到下一站上下车。居民们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由于牵涉部门多,且沪闵公路为国道,由市里管辖,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2016年,区人大代表张淑君关注到此事,在与钱天信代表的共同推动下,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未提交书面意见,但职能部门回复称待时机成熟即办。2016年年底,沪闵路春申路所在的沪闵公路(七莘路—申富路)启动大修工程。张淑君感到机会来了,数次与有关部门沟通,并与区交通委、公安分局、莘庄镇、二汽公司等进行现场协调。最后,在不改变非机动车道的情况下,确定了缩窄部分站台的施工方案。
今年3月,沪闵路春申路站港湾式车道改造完成,4月17日,途经的徐闵线、虹桥枢纽4路陆续驶入沪闵路春申路站,解决了小车换大车后带来的出行难题。
“断头路代表”为市民打通出行道路
合川路是闵行中外环间南北向三条城市主干道路之一,由于开发遗留的历史问题,合川路被硬生生腰斩成几节,成为“一条被截成三四段的马路”,极大地影响了周边居民的出行。为此,区人大代表周卓强连续四年四次提建议。
“大家跟我讲得最多的就是断头路。百姓讲得多,我自然也关注得多。断头路多了,公交车设点就少了;医院、菜场直线距离不远,因为中间路断了,绕着走就远了;还有一些卫生死角,也容易发生在断头路上。”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周卓强书面意见提得最多的就是断头路,由此还被冠上“断头路代表”的称号。
经过周卓强的不断呼吁、推动,以及区交通委、区建管委、区房管局以及古美、梅陇、虹桥等多个部门、街镇的合力配合下,合川路正一段一段地被打通。
在打通合川路过程中,周卓强一直跟踪和监督项目进展的每个环节。有空的时候,他就到合川路现场查看断头路工程完成情况。“这些路很多都已经造好了,如果能够贯通的话,对大家的出行会更加便利,也能够提高城市道路资源的利用率。”
铁路沿线从“脏乱差”到“整洁新”
据介绍,梅陇西路铁路沿线绿化带区域位于梅陇西路北侧近龙里路段,与轨交一号线、铁路轨道相邻。区域内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夹杂成堆,乱搭乱建情况严重。特别是不少人在此焚烧秸秆、树叶、家用废品、泡沫塑料等,经常浓烟蔽日,使附近几个小区的居民苦不堪言,连较远的梅陇中学也反映强烈。
2012年,经当时镇人大代表刘辛培建议,有关部门在绿带区域与人行道之间砌了水泥围墙,杜绝了大卡车倾倒垃圾的现象。但因为仍有空隙,人们还是可以进入铁路沿线地带倾倒垃圾。尤其是随着建筑垃圾清运费用高企,偷倒建筑垃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去年年底,刘辛培当选区人大代表。在今年两会期间的专场咨询会上,他又提到了这个问题。“这是个‘三不管地区’,虽然居民一直向上反映,我们也跟有关村、城管等进行了多次的沟通,但因为这地方是铁路部门管的,而铁路部门又鞭长莫及,老百姓只能继续受苦!”刘辛培说,区域归属是这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关键因素。
后来,经过多方沟通,作为属地行政单位,梅陇镇政府给区交通委、区综治办及铁路部门打了多份报告,铁路部门同意由梅陇镇政府负责处理这个问题。7月初,经过连续3天的“大扫除”,该区域环境得到实质改善,这片区域已经由“脏乱差”变为“整洁新”。刘辛培代表感叹到:“这么多年了,看到问题得到了根治,我也很高兴,对居民也有了交代。”
“代表之家”为代表履职搭平台
□吴洪英
“以前没有‘家’时,代表们履职不知道去哪里落脚;现在大家的归属感增强了,干劲更足了,有‘家’的感觉真好!”闵行区人大代表钱天信口中的“家”,是今年江川路街道人大工委建成并开放的“代表之家”。记者获悉,这也是闵行区人大常委会今年试点街镇(工业区)“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工作的初步成果。
在定位上,“人大代表之家”是基层代表活动场所,突出对代表的保障和服务,促进代表积极履职,同时承担对人大工作的宣传和展示,在这里搭建起一个人大代表学习培训、集中联系选民、接待群众来访、与人民群众广泛、深入融合的平台。
建好“家”环境温馨工作便利
穿过江川路街道党建服务中心一层大厅,南侧有一幢新装修的两层小楼,一楼墙面上“人大代表之家”6个大字很是醒目。
走进“家”的第一个房间,迎门的墙上就贴着江川代表组的47名区代表以及7名市代表的照片组图,这里是一片集中的人大代表亮身份区域,公开了每位代表的照片、身份、联系方式以及联系的选区。
另一个房间里设立了小型接待区域,方便代表、选民以及政府部门人员小范围的沟通。此外,“代表之家”里还有一间多功能厅,集展示、培训、沟通、活动为一体。
常“充电”注重骨干代表培训
建“家”不是最终目的,建好“家”、管好“家”、用好“家”,为代表更好履职提供服务保障才是“代表之家”设立的初衷。
在江川“代表之家”的多功能厅,两侧墙上悬挂着人大代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及江川代表团建团史等内容,这里为代表们提供了集中学习“充电”、沟通交流的场所。多功能厅内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钱天信、屈广军两位代表的履职经历。作为江川代表组连任代表中的骨干典范,他们积极履职的事迹,不仅激励着其他代表认真履职,还提高了区人大对骨干代表的培养标准和要求。
为进一步拓宽代表履职视野,提高代表综合素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江川街道人大工委制定了骨干代表三年期培训计划,希望通过骨干代表“老带新”的方式,为三年后完成14名骨干代表的培养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监督“家”里也念“紧箍咒”
为把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落到实处,规范代表履职,街道人大工委在“代表之家”的办公区域设立了展示柜,里面分类整齐地摆放着所有江川代表组人大代表的履职档案。
以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职为目标,江川路街道人大工委每次组织代表开展活动,都会安排专人进行考勤,同时要求代表在履职登记表上详细记录履职工作情况。每到年末,将代表履职和考勤情况进行汇总,对代表一整年的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依托“代表之家”这个新平台,下半年江川路街道人大工委还将组织开展代表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等活动,让代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代表之家”的阵地作用,更好激发代表和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据悉,今年参与“代表之家”建设试点的还有华漕镇、梅陇镇、马桥镇和古美路街道。
建机制共参与人大代表助力文明城区创建
□王若旻
为推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闵行区人大近期围绕“创全”工作,设置了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包括开展黑臭河道整治、道路交通整治、环境综合整治等,并组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结合相关议题开展视察调研,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建立人大代表监督机制,区人大各代表组分别挑选3至4名履职积极的代表共51人,参加“代表委员”百人团,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住宅小区、集贸市场等区域,开展就近就便的达标巡访。组织近80名人大代表对129条重点黑臭河道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把查找问题、发现问题、督促问题解决贯穿于检查活动全过程,努力推进河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为加强百人团成员间的沟通,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还建立了“代表委员”百人团微信群、“河道守护者”微信群,为监督、沟通、交流提供平台。建立区“大联动”问题反馈机制,在积极参加培训活动的同时,代表们及时通过大联动微信平台,反映有关“创全”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人大代表日常沟通机制,利用闵行人大微信公众号搭建人大代表参与创建工作的平台,反映广大选民对“创全”工作的意见建议,为“创全”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