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围绕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出了意见建议。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鄞州代表团叶敏代表、余姚代表团徐卫民代表说,剿灭劣V类水要巩固前期成果,强化长效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发挥好区级河长、镇级河长、村级河长、民间河长以及“河小二”、治水志愿者等作用,确保河长“管、治、保、督”责任落到实处。江北代表团华伟代表说,要提质增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既要试点先行、总结推广,又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保障措施。奉化代表团宋小赞、张子和、戴美飞代表说,实行“湾(滩)长制”,要建立完善机制,形成部门合力,做好海陆统筹、湾河共治,对海域、陆地、岸上、河道、海洋周边进行综合系统治理。北仑代表团俞海波代表说,要建立饮用水源水库“库长制”,纳入“河长制”统一管理。宁海代表团王照栈代表说,要建立以沿海乡镇(街道)为主体、养殖户和渔民参与的海漂垃圾清理机制,全面及时清除海漂垃圾。海曙代表团洪国年代表说,要加大对四明山区域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生态修复保证金制度、各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减轻四明山区域生态保护压力。镇海代表团林萍代表说,要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出台餐饮油烟排放地方标准,制订居住区、商住区餐饮店选址负面清单,提高油烟型餐饮进驻门槛。慈溪代表团孙群燕代表说,要强化幼儿园、中小学室内空气质量治理,为校园师生生活、学习营造更加健康环境。江北代表团丁晓芳代表说,要把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作为审批项目环评的前置条件,严格项目的环境准入。江北代表团金亚东代表说,要在工地源头推广工程泥浆现场固化制度,大型工地的建筑泥浆实行现场固化处理,泥浆不出工地;规模较小的工地实行相对集中固化处理,禁止泥浆直排。象山代表团孟伟建代表说,要加快推进沿象山港产业带工业固废填埋项目建设,优化宁波南部区域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的结构与布局,提高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切实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加大绿色发展推进力度。宁海代表团林益满代表说,要做好养殖海域承载力调查,优化养殖品种,推广立体生态混养模式和生态循环养种模式,形成养殖水体的良性循环。北仑代表团傅海强代表说,要对传统工业实施绿色科技创新,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慈溪代表团邹黎明代表、海曙代表团傅洪光代表说,要推进“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打造高质量小微产业园,引导规范整改转型,实现工业用地二次开发,从源头减少环境治理成本。慈溪代表团叶建荣代表说,要在水源地建立一定数量的污水集中处理、垃圾分类处理及生物能源发电等循环经济综合体,强化我市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的水资源利用水平。海曙代表团朱升海代表说,要加快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将有利于当地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的作为“推荐绿色补贴项目”,实施操作性强的生态标准和执行体系。镇海代表团胡增辉代表说,建议在轨道交通3号、4号线开通时同步优化公交线路,有效整合公共交通资源,改善运行效率。象山代表团应东旭代表说,要加强出租车尾气治理,制订出租汽车尾气检测地方标准,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出租车,在主城区推进出租汽车绿色化清洁化。余姚代表团周成伟代表说,建议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出台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加快充电桩和LNG天然气加气站等配套设施的布局建设。象山代表团周青法代表说,要建立以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公安、住建、发改等部门协同的管理机制,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宁海代表团吕杰平代表说,要将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知识纳入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和社会实践内容,从学生开始培养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意识。驻甬部队代表团秦威代表说,要把环境治理作为宁波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紧扣市民文明素养、生态保护、建设宜居家园等方面开展环境治理大会战。北仑代表团张秀英代表说,要不断提升绿色文化观念,让绿色基因代代相传成为一种美德,将绿色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宁海代表团泮玉娣代表说,要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合理确定转移支付标准,严格监督转移支付资金使用,促进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常态化、制度化。鄞州代表团张利明、王文成代表说,建议适当提高水价,按比例提取专项资金返还给上游村,充实水库上游村村级集体收入。奉化代表团陆宝法代表说,要适当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金标准,完善补偿机制,扶持其经济社会发展。奉化代表团林亚义代表说,要设立宁波湾生态补偿基金,切实加强宁波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北仑代表团项岱军代表说,要全面推进宁波市生态区保护立法进程,以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余姚代表团殷莉萍代表说,建议将“禁塑”内容列入《宁波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定》,从立法层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控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和使用。海曙代表团施建耀代表说,要合理修订政府招投标条例,引入先进的治水环保企业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