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议意见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关于市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议意见
  • 阅读:
  • 时间:2023-01-03 17:39
  • 来源:市人大常办
  • 关于市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议意见

    (2022年11月25日宁波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次主任会议通过)


    2022年10月26日至27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1年度宁波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1年度市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资产使用、处置和收益监管,有力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履职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但同时指出,当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管理基础、监管机制、使用处置、推进盘活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研究解决。现根据会议审议情况,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夯实管理工作基础。一是提高站位强化担当。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树立法治意识、产权意识、规范意识、绩效意识,克服“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重审批轻监管”思想,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为民管财、为民守财,推动国有资产更好服务发展、造福人民。二是完善管理核算体系。要推进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政府储备物资和文化文物资产等分类登记入账,坚持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各类特定资产的计量、评估办法,健全完善相关会计核算制度,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报表质量。三是深化数字赋能管理。要加快建设统一的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要根据财政部门制定的统一业务规范标准和数据接口,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国有资产管理数据互通共享,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智能化水平,为优化结构布局、合理调剂使用提供准确依据,提高资产管理效益。

    二、进一步细化举措,完善管理制度机制。一是加快完善制度体系。财政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对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要求,修订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加快建立涵盖资产配置、调剂、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办法和资产清查、产权登记、收益收缴、监督检查、专项工作报告等全方位全流程的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强化预算有机衔接。要加强预算管理对资产管理的约束,对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报严格审核把关,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调节存量,从源头上管控资产配置的不合理现象;要充分发挥审计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督中的重要作用,狠抓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三是推进国资绩效评价。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部署要求,建立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制度,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实现特定政策目标为导向,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探索建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序开展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工作,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

    三、进一步强化监管,规范资产使用处置。一是加大资产监管力度。要落实主管部门组织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等各环节的规范管理;要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资产出租出借和处置制度,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要有序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向社会公开,保证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监督。二是加强产权规范管理。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有关单位以产权登记为基础,深入开展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对清查发现的土地、房产产权不清、无法办理产权证书等问题,加快推进解决;要根据本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分类别、有重点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日常监督和跟踪监督。三是推动资产统管统配。要加快推进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探索建立公物仓制度,有效调剂各部门闲置、超标、低效运转、可重复使用资产,推进资产集约高效使用。

    四、进一步优化方式,加大资产盘活力度。一是加强统筹谋划推进。要树立“大资产”管理理念,将存量资产盘活纳入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科学制定一揽子盘活工作方案,尽可能在盘活过程中直接谋划新增项目,并降低融资费用和操作成本。二是拓展盘活方式路径。要深入挖掘资产特性,创新资产使用方式,根据项目边界、回报机制、现金流量、收益情况等实际,分类采取转换用途、置换、充实国有经营资本、基础设施REITs、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推动存量资产有效盘活,并建立存量资产盘活台账,做好公开和及时更新,便于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参与项目投资运营。三是完善政策配套支持。要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建立完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高项目收益水平;要加快盘活存量用地,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和城市有机更新;要完善财税指引保障,落实协议收购、协议搬迁的土地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有效降低盘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