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省、宁波市人大工作重点,认真完成固定动作,做优做实自选动作,围绕“三个一号工程”行动认真谋划推进,以自身的辛苦指数助力提升经济发展指数。
一、找准“三个点位”,精选方向切口。一是找准关注焦点。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三个一号工程”的提出背景、现实需求、理论逻辑及内涵要义,研究制定《助力“三个一号工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书、时间表,形成纲举目张的推进格局。二是找准工作切入点。科学把握人大的职能定位和工作优势,梳理明确涵盖14方面40项专项工作任务,通过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刚性手段,对《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数字经济新兴企业培育等工作开展针对性监督,有效推动政策落实。三是找准代表特点。根据代表的工作性质、专业特长,筛选出政策知识的“宣传员”、产业发展的“示范员”、党委政府的“联络员”,围绕实施方案开展主题活动,并建立“月、季、年”数据晾晒工作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二、突出“三个结合”,提高耦合系数。一是短期与长远结合。既注重数字经济、营商环境的短期指标要素提升,围绕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全球小家电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又重视“隐性”环境营造,通过对《关于全市域加快高水平交通建设的决议》执行情况、翠屏山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开展监督,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和文化内生动力。二是线上与线下结合。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邀请局长进基层单元听声音,进企业解难题。用好预算联网监督2.0、“浙里甬人大”系统,运用联络站码、代表码收集各方面意见建议236条次,解决电价、用工、用地等问题122项。三是工作与闲暇结合。以全面推开“双周夜谈”为契机,全体常委会委员、机关干部下沉参加夜谈活动,目前已开展“企业减税”“汽车零配件产业发展”等主题夜谈8场。
三、把握“三个注重”,推动机制重塑。一是注重化繁为简。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清单式”工作运行机制,清单化展示专项行动、配套活动的相关工作要求、完成标准,让参与的代表、群众、企业家看得懂、易理解、可操作。二是注重虚功实做。组织开展基层单元“微课堂”讲学,事先面向基层单元所在选区收集讲学需求,汇总梳理后邀请经信、商务、生态环境等部门负责人进站讲解授课,实现双向互动,避免泛泛而谈、走过场。三是注重问题闭环。建立问题清单台账,通过数字平台公布专项行动中收集的困难问题,问题解决情况先经工作专班审核,后经当事人反馈同意才予销号,让问题解决真正落到当事人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