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慈溪市桥头镇人大主席团发挥“群治分”基层治理小程序覆盖面广、用户黏性强的优势,增量开发“桥人大”模块,与“浙里甬·人大”等应用场景互补协同,以“数字+服务”引领基层单元提质增效。
一是线上收集民意更便捷。改变文字、图片形式提交问题建议的固有模式,在“桥人大”模块中拓展新增“语音输入并提交”功能,进一步提升群众使用的便捷度。常态化开展“群众响铃—代表回应”活动,线上收集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筛选形成协商主题,针对性召开主题接待活动和协商会议。今年以来,已开展“拖鞋业废气防治”“桥三路改造提升”“《宁波市租赁住房安全管理条例》意见征求”等主题活动和协商会议11次,累计收集民情民意367条次,立法建议42件次。
二是问题分析研判更精准。对群众线上反映的问题意见,按照“条线分类—数据归集—分析研判”流程,以群众关注度、科室处理量、办结满意度为标尺,分别形成民生实事项目候选项、群众反映问题微清单和基层治理微报告。如根据办结满意度,将“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列入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候选项;根据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南部山区排涝问题,形成《东横河全域河道整治提升的对策建议》交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三是闭环办理机制更高效。依托“桥人大”“浙里甬·人大”“慈溪兴水治水监督”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群众-代表-部门“零时差”问题传输交办机制,实现群众线上“点将式”约见代表、代表“派单式”直达部门(科室)、意见建议“谁在办、怎么办、办多久”可视化监督,办理结果及时快速反馈,形成全链条的闭环办理流程。今年以来已累计交办意见建议542条次,整改率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