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贯彻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情况的报告
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贯彻实施情况报告。会后,监察司法工委整理形成审议意见,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后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函告市政府研究处理。审议意见交办以来,监察司法委结合实际,加强与市政府有关部门沟通联系,跟踪督促办理工作,推动审议意见落实见效。2月21日,市政府办公厅在规定时限内以复函形式,就4大类15项审议意见内容逐项向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反馈了研究处理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情况
(一)关于审议意见第1项“坚持精准化,持续提升法律宣传实效”的落实情况。市政府研究提出“聚焦精准宣传,提升法律宣传实效”的工作部署。主要包括:一是创新《治安管理处罚法》宣传形式,扶持了一批公安新媒体账号,利用新媒体矩阵进行宣传,2022年全年发布各类信息近3万条,全网阅读量达15亿次,各平台全网粉丝数达360万人。将普法宣传同新媒体建设紧密融合,打造全网阅读量、播放量破百万的作品达140余部,12条原创优质新闻及短视频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平台转载。二是发挥“执法是最有效的普法”作用,提升民警释法说理能力,将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特别是针对常见轻微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明确在执法环节上以检查、提醒、改正等非对抗性执法方式为主,避免简单粗暴式、以罚代管式执法。三是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社区民警作用。把握暂住证登记办理、日常场所检查等契机,对特定人群开展重点普法宣传。
(二)关于审议意见第2项“坚持精细化,持续提升执法办案水平”的落实情况。市政府研究提出“聚焦专业培养,提升执法办案水平”的工作部署。主要包括:一是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和守法活动。已出台《全市公安机关中层干部执法履职评查晾晒方案》。结合历年治安形式变化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持续对治安状况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同时,在网络教育训练平台开设学法专栏,建立法制专家和法制人才库,成立法制人才工作室,目前已吸纳18名法制专家、51名法治人才、286名公职律师。截至2022年,全市公安局机关通过法考418人,通过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504人,二是开展执法示范单位、执法标兵等评选活动。组织《治安管理处罚法》专项考试,开展“教科书式执法”创新实践活动,定期发布复议诉讼撤变反面案例,累计开展专题轮训、讲座38期。三是不断创新执法方式。出台《宁波市公安行政执法领域适用首违不罚实施办法(试行)》。着力推进“警调衔接”机制建设、贯彻宽严相济政策、探索“柔性执法”,将注重发挥矛盾调解中心作用,加大调解力度,目前,全市公安机关配有专兼职调解员531名、驻所调解室156个,全市户籍所调解室实现全覆盖。四是出台精细化执法指引。梳理起草《规范举报涉赌涉黄类警情处置指引》等执法提示,积极回应基层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开发数字化项目“法治融在线”问答栏目,精选优质答复,形成专栏指引。聘请法律专家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治安状况相对复杂区域的派出所派驻法制员,多维度推进指导工作。
(三)关于审议意见第3项“坚持标准化,持续提升文书和案卷质量”的落实情况。市政府研究提出“聚焦标准办案,提升文书案卷质量”的工作部署。主要包括,一是编制执法示范案卷,对文书重点部位和关键内容以批注方式提醒。常态化开展执法文书质量检查,目前已开展三轮次集中评查,巡察案卷300余件。二是迭代远程办案、执法辅助、量罚建议等应用功能,深化全域数字办案。推进具有宁波公安辨识度的执法信息化品牌和项目研发,计划实现案卷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执法档案电子化工作。三是明确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争创“一级”中心的目标。优化完善中心运行机制,建立办案支撑请求及时响应机制。加强中心专职管理团队建设,确保中心执法安全“零事故”,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高效运行为牵引,提升执法办案水平。
(四)关于审议意见第4项“坚持协同化,持续完善部门协作机制”的落实情况。市政府研究提出“聚焦部门协同,完善部门协作机制”的工作部署。主要包括:一是目前已联合文化广电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建立全市行业场所联动工作机制,下一步要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监管合力。二是坚持 “立足公安、支撑政法、服务全市”的定位,积极推进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探索,推动形成更大合力。迭代完善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建立健全各类机制,促进协同办案、联合检查、协助调查。三是深化涉案财物管理改革,推广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处置集成应用。
二、总体评价
监察司法委认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严格对照意见清单,明确任务要求,落实责任部门,逐项研究处理,工作部署有序、举措有力、成果可期。《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基层公安机关日常执法实践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法律之一,在维护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规范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好这部法律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新春第一会”的会议精神,对标对表认真实施法律规定、持续落实审议意见。监察司法委将结合工作实际,持续关注治安管理工作,助推我市社会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波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