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议意见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关于《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 阅读:
  • 时间:2023-09-19 15:34
  • 来源:市人大常办
  • (2023年9月14日宁波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主任会议通过)


    2023年8月29日至30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了现场询问。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实施,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严格行业监管,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群众对小区治理满意度有效提升。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严格对照条例规定要求,当前我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主要是“物居业”协同关系还不顺畅、执法进小区有差距、业主自治效果仍不够理想、物业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业主共有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物业矛盾纠纷仍然多发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条例贯彻实施,根据前期调研和会议审议情况,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党建引领,增强协同共治能力

    1.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物居业”协同共治体系。进一步提高业委会和专业物业管理覆盖率,推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提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物业主管部门和街道(镇乡)、社区要全面加强对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监督,建立常态化联系和管理机制,严格业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把关,进一步优化业委会成员结构,定期开展业委会主任及成员轮训,切实提升业委会自治能力。进一步完善“物居业”协同共治机制,细化协同共治目标、任务清单、实施程序、评价标准等。

    2.有效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利用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等载体,完善区(县、市)、街道(镇乡)、社区三级物业纠纷快速处理调解组织体系,进一步发挥好“物居业”联席会议、“红色物业联盟”等机制平台作用。加大司法保障力度,建立完善“多元调解+速裁”的简易催缴程序,破解物业费收缴难的问题。

    二、强化制度供给,压实各方责任

    3.加快配套政策制定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增强可操作性,年内出台业主大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完善市物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加快开发推广网上投票表决等公共服务平台。

    4.切实推动执法进小区。结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修订完善执法进小区责任清单,建立健全执法进小区监督评价机制,厘清部门职责,协同推进执法。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作用,及时发现处置违法违规问题,提高执法效率。

    5.加强监督考核。把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列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基层治理网格,强化对部门和属地的考核,将执法进小区监督评价结果纳入本级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考核体系。

    三、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6.加强对业主共有物业收益和物业服务费使用的监管。物业主管部门和社区要严格落实条例规定,加强对物业经营活动的备案监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向业委会报告物业服务费、业主共有物业收益的收支使用情况,指导业委会依法组织审计并向全体业主公布审计结果,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7.提高保修金和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绩效。物业主管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优化资金使用程序,进一步破解资金使用难、补交难等问题。探索住宅小区购买商业保险,创新实施房屋安全“保险+服务”模式。

    四、强化监管指导,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8.强化行业监管。住建等部门要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日常监管,及时纠正处理违法违规问题。健全物业服务企业诚信档案和信用监管、物业服务合同备案审查制度,完善物业服务项目“红黑榜”机制,进一步发挥物业管理星级评定等机制作用,营造优胜劣汰、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9.“质价相符”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相关部门要做好政策供给和制度维护,合理制定和动态调整前期物业服务费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落实好物业服务项目内容和标准指引、定期监测并发布物业服务项目成本信息和计价规则等制度。引导建立“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费调整机制,逐步提升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水平。

    10.推动物业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精品服务。加快培养管理型、技术型专业人才,实现物业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全覆盖。依托数字化改革重塑物业服务行业的标准和体系,积极探索物业管理与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的新路径。

    五、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11.持续加大条例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树立法治理念、规范服务行为、增强行业自律。强化法治保障,引导业主依法履行义务、维护权益,依法处理恶意欠费、攻击伤害业委会成员等行为。加强对物业管理好的做法经验和先进人物事迹的正面宣传,形成典型示范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