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人大常委会瞄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民生福祉提升,全力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注重环境优化,持续在赋能提质上精准对标。贯彻落实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印发《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方案,实时跟进条例宣贯开展情况。同时,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今年来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持续推进“五大环境”的优化提升,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此外,注重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设立了人大法治化营商环境观察站,聘请观察员11名,连续3年跟进行政执法领域的“第三方辅助服务”的相关问题监督,全链条推动“第三方辅助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助力打造优良生态环境,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已动员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当好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员、体验员,收集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意见建议330条,以及持续开展兴水治水、大气污染防治专题监督。
二是注重产业发展,持续在转型升级上积聚动能。上下联动、深入开展“8+4”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监测监督,并立足本地产业优势和发展瓶颈,瞄准“扩大有效投资”“壮大先进制造业”“拓展内外市场”等8方面重点领域、85项具体指标落地情况开展广泛调研、收集民意,累计形成问题建议8篇,工作专报3篇。同时,开展科技进步“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视察科创平台运行情况等工作,瞄准科技创新意识、区域科创水平、创新主体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科创服务环境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水平。此外,专题听取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情况、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情况,以及视察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进展,全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是注重民生改善,持续在增进福祉上全面发力。持续做好就业、教育、医疗、交通、住房、养老等领域民生实事的监督。坚持关注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听取和审议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情况,以及推动县级医院提档升级,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通过多点调研、实地视察、发动代表群众“随手拍”等形式反映收集问题,并持续创新探索“边检查、边交办、边督促整改”新模式,全力打造监督闭环。注重稳岗就业,听取和审议“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工作情况,持续推动政府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托底帮扶”相结合,全面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紧盯群众“菜篮子”问题,视察浒山菜市重建及运营情况,同步督促重点问题集中整治,全力推动农贸市场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