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国道327线彭阳古城段上,新施划的交通标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片曾因非机动车道狭窄频发事故的路段,如今已成为固原乡村道路安全治理的样板。而这一转变,正是固原市人大常委会以“全链条闭环监督”守护道路交通安全的生动注脚。
2024年以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交通安全痛点,固原市人大常委会运用“检查—询问—审议—督办”的监督机制,以法治力量破解乡村设施“短板”、城区停车难等民生难题,让监督实效转化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安全感。
2024年5月,固原市人大常委会以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一法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为切入点,组织市人大代表采取“明察+暗访”方式,深入固原市天豹驾校、西吉县小川村“心连心”警务室、隆德县公安局联财交警中队、泾源县第三小学等地开展执法检查,并与有关部门座谈,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总体情况,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
“国道327线彭阳古城段路面宽8.5米,但沿路村庄密集,岔路口多、车流量大,居民进出频繁,两侧施划的非机动车道仅宽0.5米,近段时间该路段接连发生好几起交通事故,我们应该把这里作为执法检查重点。”参加执法检查的固原市人大代表李国甜说。
“西吉县农村道路弯多路陡,公路安全基础设施薄弱,漏洞隐患较多。”“很多学生在上下学高峰时段骑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随意过马路、闯红灯现象很突出。”执法检查过程中,一条条来自群众接地气的意见被执法检查组仔细记录下来。
经过对各方提出问题的梳理,执法检查组整理形成了涵盖资金保障、协调治理、规范执法等五大领域共22项问题的清单,为后续监督奠定了精准靶向基础。
“请问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单位在履行职责方面还有哪些不到位的地方?”2024年6月28日,固原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联组会议现场,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照执法检查整理的问题清单,结合群众日常反映的突出问题,专题询问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面对提问,固原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公安局副局长贾国炜应询回答:“目前还存在统筹协调督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联合执法成效不明显的问题。我们将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源头监管和事故预防,确保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这场持续3小时的专题询问,堪称一场“辣味”十足的“期中考”。一个个问题直指“要害”、直点“穴位”,问出了深度、问到了关键。固原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应询,态度诚恳、直面问题。
对照问题清单深入分析问题、查找病因,汇总建议措施,借鉴先进经验,执法检查组在执法检查报告中针对性提出加强交通安全普法宣传、强化道路交通安全责任、提升道路安全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12条意见建议,着力破解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固原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还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道路交通安全“一法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和执法检查报告。
综合执法检查报告、专题询问、审议发言提出的意见建议,固原市人大常委会整理形成审议意见,从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执法监管、强化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建立隐患整改、资金投入、考核评价三项机制和定期分析研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规范执法程序等既治标又治本的建议。
为推动审议意见落实落地,固原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动全市在新建改建住宅小区时提前规划停车场368处、泊位7.53万个,设置违停违法抓拍点位98处,抓拍违停交通违法行为4.95万起;实施“疏导+处置”路口渠化和慢行道建设项目,围绕城区学校上下学时段拥堵、单一商圈交通拥堵等“痛点”,完成9个路口、5条非机动车道交通优化提升改造工程;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固原市加强非标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开展了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对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发放绿色号牌3.42万辆,对不符合标准的办理白色过渡号牌2.38万辆,同时加强路检路查,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监督不走过场,才能体现刚性、显现效力。”固原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说,此次监督有力提升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能力水平,促进了道路交通安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的转变,推动解决了一批民生痛点问题,切实以人大监督力度提升了民生幸福温度。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