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督办情况的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代表建议)督办情况报告如下:
一、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大局和民生关切,提出建议605件。其中,社会事业类195件,占32.23%;工业交通类97件,占16.03%;城建环保类86件,占14.21%;财政商贸类82件,占13.55%;综合类71件,占11.74%;农业农村类53件,占8.76%;政治法律类21件,占3.48%。
按照《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有关规定,市督考办会同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及时进行了交办,605件建议交由94家机关、组织或机构办理。其中,交由党群系统主办57件;政府系统主办541件;市中级法院主办6件、协办14件;市检察院主办1件、协办8件。需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代表建议有543件,占89.75%。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市委组织召开市“两会”建议提案交办会议,研究部署代表建议办理。市长、副市长分别领办“重点类”建议办理,多次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有力推动反映问题的解决。市督考办建全“交办—督办—落实—反馈”联系督促机制,确保办理工作有序完成。各承办单位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承办处室具体抓”,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办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各承办单位共同努力下,大会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从代表反馈情况看,代表对办理结果满意551件,占91.07%;基本满意54件,占8.93%;有4件建议代表反馈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经再次办理后,均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无不满意件。此外,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的建议21件,已全部交办,目前正在办理中。建议办理结果具体情况如下:
(一)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419件(A类),占69.26%。这些建议调查研究详尽、问题集中具体、措施切实可行,解决的客观条件相对成熟,承办单位抓落实求实效。如针对代表提出的强化科技创新方面的建议,市科技局会同协办部门将建议办理作为推进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要推手,全面优化政策体系,制订“科技新政15条”、甬江科创区建设、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科研人员增收激励、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等政策23项,部署重大科技项目237项,补助总额6.84亿元,并牵头起草了《宁波市科技创新条例(草案)》,该条例已经提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一审,并拟提请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如针对代表提出的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市经信局加强顶层谋划,集中力量培育壮大重点领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数字产业集群能级跃升;出台《宁波市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意见》《宁波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采取对列入的试点项目按照不超过实际投入总额的50%、最高50万元给予补助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再如针对代表提出的积极推进院前急救,提高心肺复苏普及率的建议,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起草的《宁波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草案)》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二)代表建议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178件(B类),占29.42%。这些建议涉及多个部门,情况相对复杂,存在一定的政策难题和困难,承办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这些建议逐步解决。如针对代表提出的推进城市更新建设的建议,市住建局研究制定《宁波市城市更新项目入库管理制度》,明确规划项目库、储备项目库和年度项目建设库入库标准,进一步健全城市更新组织体系实体化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深化“城市体检—更新”全流程工作机制等,推动我市城市建设管理高质量发展。再如针对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汽车芯片产业的建议,市发改委在原对芯片设计企业引进落地、流片,购买、租用EDA设计工具,以及芯片、模组下游应用等支持政策的基础上,考虑进一步升级,出台新一轮集成电路专项政策,推动“宁波芯”植入“宁波车”等,促进自主芯片装车应用。
(三)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因受客观条件所限暂时难以解决,留作参考或另作处理的8件(C+D类),占1.32%。这些建议涉及的问题大多受国家政策或客观条件限制,解决时机尚不成熟。如针对代表提出的关于优化象山港大桥货车通行收费政策,降低物流成本的建议,市交通局与市财政局及高速公路经营单位会商后认为,受我市地方财政承受能力所限和新增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需经省政府审批等原因,目前出台该优化政策存在一定困难。
二、代表建议督办的主要做法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督办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督办机制,强化督办合力,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落地落实。
(一)统筹推动代表建议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张平主任对代表建议工作高度重视,今年3月,专程到市科技局召开代表建议“开门办”座谈会,在更大格局、更高站位上对做好代表建议工作提出了要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门听取“重点类”督办建议汇报,研究部署督办工作,梳理筛选七类22件建议作为“重点类”督办建议,分别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重点督办,市政府市长、副市长领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别带队深入承办单位听取汇报或到实地调研,检查建议办理工作进展情况,扎实推进重点督办工作。市人大常委会胡军副主任多次研究代表建议督办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推动落实市“两会”建议提案交办会议精神,切实回应代表关切。
(二)全过程助力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一是建立“预提交”机制。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前开展代表建议预提交工作,将代表建议审核工作前置,提前校核代表建议,切实帮助代表提高建议质量。二是把撰写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作为代表培训的重要内容。在今年5月举办的代表专题培训班上,组织履职经验丰富的代表分享撰写经验,将参训代表编组开展调研并撰写代表建议,其中8件被列为闭会期间代表建议。三是深化代表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会同市检察院将推进数字建设适老化、流动摊贩管理、农田及周边废旧电线杆子整改等8件代表建议转化为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同时将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监管、无障碍停车位智能化改造等2件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转化为代表建议,为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提供服务保障。
(三)多层次推动整体办理水平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涉及面广,我们凝聚各方督办合力,多层次推动办理工作。一是市人大各专(工)委合力督办。相关工委结合年度监督议题,梳理出内容相关的代表建议,邀请提出建议的代表参与调研、列席会议、听取意见,将建议督办融入到人大监督工作之中。二是上门走访办理“大户”。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上门走访市经信局、市住建局等建议办理“大户”,听取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办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对下步办理工作提出督办意见。三是搭建密切联系沟通的平台。针对部门在答复中出现的不够规范、针对性措施不够强等情况,第一时间提出督办意见,督促部门重新答复;针对代表对部分办理结果不满意的情况,及时将代表意见反馈部门,搭建进一步沟通的平台,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四)“回头看”推动答复承诺事项兑现。为切实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抓好转化落实,进一步巩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成效,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及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答复件中137件“B类件”承诺事项的落实情况开展了“回头看”督办工作。重点开展“四对四查”:对有明确承诺的事项,查是否已经落实;对列入计划解决的事项,查是否按时推进;对暂无法按计划解决的事项,查是否积极争取、创造条件解决,或是否有其他解决办法;对因客观条件变化确实无法解决的事项,查是否向代表进行了解释说明。经过两个月的“回头看”,在各承办单位的不懈努力下,共有75件“B类件”及承诺事项转化为“A类件”。
今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各承办单位谋划在前、责任落实到位,办理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代表建议提出的针对性和建议交办准确性仍需进一步提高,建议内容表述和建议指向不够精准、“一件多议”“回娘家”等现象仍然存在。二是主协办单位协同意识仍需进一步增强,对建议中涉及的新情况新问题,承办单位往往只是文来文往,缺少深入沟通和协商。三是答复意见中承诺完成的事项或者列入计划完成的事项,缺少持续跟踪落实,后续进展情况向代表反馈环节缺失。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和“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推动代表建议办好办实”的要求,不断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一)注重源头引导,多途径提高代表建议质量。进一步通过代表学习培训引导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组织代表走进部门、走进代表联络站,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充分发挥代表在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代表“带着课题去、带着问题去,带着民意回、带着建议回”履职机制,引导代表围绕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深入调查研究,增强代表建议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行性,提出更好适应发展所在、改革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高质量意见建议。
(二)压实办理责任,多举措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各承办单位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到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是倾听民声、广纳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强化办理好代表建议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将加强沟通作为办好代表建议的重要环节,推广现场面商、主协办单位共同面商、同类建议集中面商等沟通方法。办理前主动靠前服务,办理中及时通报进展,办结后反馈答复代表,对于向代表的承诺事项,各承办单位要建立跟踪办理和反馈机制,实现办好一件建议、解决一类问题、推动一方面工作。
(三)持续跟踪督办,多环节督促代表建议形成闭环。遵循常态化开展、程序化办理、规范化运行的原则,强化数智运用,扩大“建议公开”的范围,采用“第三方评估”等,助推建议办理提质增效。全面梳理本届以来的代表建议,关注两个“多年横跨”:一是代表多年重复提出的建议,要列出清单,查找“年年办年年提”的根源;二是代表建议所涉及问题需要跨年或数年办理的建议,要持续跟踪办理进度和结果,定期向代表反馈。明年将继续对四次会议期间代表建议的办理结果“回头看”,跟踪督办确保实效,不断提升代表建议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