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港口之城、开放之都,宁波各类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活跃,涉外法律服务需求量大面广。4月28日上午,宁波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的决定》(下称“《决定》”)。
人大关于涉外法律服务方面的决定,目前国内尚无先例,《决定》属于创制性工作。
《决定》共15条,大致分为4个部分,紧扣“企业端”需求,梳理分析“服务端”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举措。同时,明确政府及其部门、法检两院和贸促会等组织的工作要求,确保《决定》相关规定可实施、可落地,切实助推整合涉外法律服务资源,健全涉外法律服务机制,拓宽涉外法律服务范围,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服务内容上,《决定》围绕当前企业最突出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和问题困难,规定加快涉外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平台功能集聚,避免企业“多头跑”;搭建企业与法律服务机构信息交流渠道,协助企业对接优质法律服务;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提供常态化培训,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加强境外法律服务合作,协助企业在海外寻求法律资源;健全涉外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高涉外纠纷化解质效。
在服务能力上,《决定》主要规定了涉外法律服务人才、机构的培育以及服务资源对接,提升服务能力。除加大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力度,加快打造政校企联动、产学研融合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育共同体,《决定》规定通过本地培育和外地资源引入的方式,加强服务机构建设,并依托宁波港口、产业特色优势,争取法律服务试点举措落地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鼓励宁波市法律服务机构参与国家、省级的涉外法律服务活动。
在服务保障上,《决定》重点就涉外法律服务的数智支撑、市场化评估和人大监督支持作了规定。
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宁波外贸规模全国领先,外贸企业数量众多,提升涉外法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动解决涉外法律服务供需矛盾,更好助力宁波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助力宁波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