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推进城市国际化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情况的报告
市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推进城市国际化工作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了5方面的审议意见。在审议意见办理过程中,市人大民宗侨外委结合会展业促进条例、公共场所外语标识使用管理规定立法调研以及吸引和利用外资情况专项监督等工作开展,密切保持与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持续跟踪了解审议意见研究处理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市政府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2024年12月24日,市政府办公厅以正式复函的形式反馈了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围绕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5方面审议意见,逐一反馈研究处理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审议意见中“聚力加强国际化战略统筹”方面落实情况。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市委有关决策部署,结合“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在系统梳理推进城市国际化的4大重点领域、10大标识成果、13项任务举措和33项主要指标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建设更高竞争位势的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等7条对策建议;健全推进城市国际化工作领导、考核和评估机制,强化职能设定和分工协作,科学布局全市城市国际化发展项目,完善部门联席会议、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会商等制度;推动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加大对国际化重点项目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进一步健全完善国际化相应制度机制。
(二)审议意见中“聚力增强国际化竞争优势”方面落实情况。市政府围绕“361”产业集群培育,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宁波市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链“链长+链主+链创”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健全完善以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时尚服装等为标志的特色产业链培育体系;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19家,推动4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进一步提升企业集聚利用海外创新资源能力;累计获评199个“浙江出口品牌”,建成19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培育孵化78家外贸龙头型企业;持续推进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和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列入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液化石油气(LNG)船舶“双轨并行”查验等一批全国领先的改革创新举措精准落地,不断提升制度型开放引领力。
(三)审议意见中“聚力建强国际化开放通道”方面落实情况。宁波枢纽建设推进顺利,机场总规局部调整方案获批,宁波枢纽综合交通中心开工;加大国际市场开辟力度,新增国际客运、货运航线各3条,丰富第五航权试点应用拓展,全年累计运行12条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国际航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截至目前,宁波舟山港开通国际航线数超300条、海铁联运线路107条、海河联运航线33条;出台《宁波市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政策措施,2024年共招引航运及配套服务企业18家;推进航运金融、海丝指数发展,已与9个国际机构开展指数推广合作;沪甬跨海通道规划建设方案研究成果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杭甬高速复线等重大交通工程推进顺利,通苏嘉甬铁路、甬舟铁路开工建设,“六向联通”铁路通道加速构建,区域交通联系紧密度不断提升。
(四)审议意见中“聚力优化国际化人居环境”方面落实情况。将国际化理念融入到重大片区规划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国际化生活配套体系建设,创新打造8个移民事务服务站点和中心,累计在全市8个社区开展国际化社区试点工作;深化城市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全年完成21个重点场所双语标识项目建设;国际医疗服务实现市级及区(县、市)医院全覆盖,完成医疗机构港澳台同胞、外国人有关证件便利化改造工作,涉外医疗服务供给持续加大;推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支持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稳步扩大国际教育供给;健全完善会展业发展顶层设计,推进会展场馆设施规划建设、本土企业培育和龙头企业引进,成功申办2025年世界射击锦标赛事和2026年世界举重锦标赛。
(五)审议意见中“聚力扩大国际化城市影响”方面落实情况。持续完善“通则+定制+专项”人才政策体系,围绕区域优势制造业、外贸业及新兴产业等发展方向,积极布局全球引才网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引进各类海外人才100余人;出台《服务促进宁波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建设若干移民出入境政策措施》,高效推广并落实外国人系列过境免签政策,发挥“后亚运”“后佛教论坛”效应,开展“宁波入境旅游三年(2025—2027)倍增行动”,全面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推广活动,持续提升国际旅游吸引力;成功举办2024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智库圆桌会议和首届月湖国际学术会议,创建“中国—中东欧国家市长论坛”等合作机制,在重点友城探索建立交流长效机制,着力扩大民间对外交流;实施“感知宁波”城市形象宣推工程和“机遇中国·滨海宁波”全球传播行动,建立城市品牌形象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构建更具实效的国际传播体系。
二、关于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综合评价和工作建议
总的来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主动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工作,对照意见建议,认真研究措施办法,逐条逐项办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我市在激发开放优势、补齐枢纽短板、改善城市品质、扩大国际影响等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城市“三化”转型决策部署,聚焦“港产城文”四大领域,运用法治思维,强化责任担当,把加快城市国际化发展作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下一步,市人大民宗侨外委将强化监督闭环理念,加强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与沟通联系,综合运用满意度测评等各类监督手段,持续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决定落地见效,助力推进高水平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