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海人大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镇海区人大:履监督之职,筑健康之基
  • 阅读:
  • 时间:2025-07-04 11:14
  • 来源:宁波人大微信公众号
  • 危化急救中心建起智能监测屏,基层卫生站药品目录扩容50%,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站点实现全域贯通……五年来,镇海区人大常委会以调研把脉定向,以监督精准助推,以闭环巩固成效,将这些医疗领域的“关键小事”“聚变”为惠及全区52万居民的“民生大事”,为“健康镇海”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贯通式调研聚焦健康

    “每一条建议都承载着群众的真实诉求与殷切期盼。”在招宝山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区人大代表、轮值站长朱君莹展示着连续5年的“医疗监督台账”:从2019年群众反映“转诊难”“设备旧”,到2023年要求“增加儿科夜间门诊”,再到2024年提出“引进中医名家”……这些问题和诉求陆续转化为人大代表的建议,成为人大精准监督的“坐标图”。

    ▲区人大代表严培玲(右一)为老年人义诊并收集建议

    为全方位掌握群众健康需求,镇海区人大常委会构建起“立体式”调研网络。通过“主任接待代表日”“检察建议 + 代表建议”等方式,每年收集医疗健康类民生实事项目线索20余条。五年来,人大调研的脚步从未停歇——2020年聚焦区医疗中心建设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直击群众就医痛点;2022年调研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2023年锚定中医药传承发展;2024年摸底全区医疗服务能力。一份份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提交区委区政府,不仅勾勒出医疗卫生领域的“全景图”,更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

    穿透式问诊靶向解难

    “三乙医院创建进度为何滞后?”“区医疗中心的龙头作用怎样充分发挥?”“基层卫生院人才流失问题何时能得到解决?”在2024年7月关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专题询问会上,代表们连抛“辣味”问题,直指关键症结,以刚性监督推动“民生关切清单”转化为“问题解决清单”。

    ▲镇海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专题询问会

    专题询问会后,镇海区人大常委会迅速梳理形成《关于我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聚焦“优化资源布局、强化学科人才、健全公卫体系”等核心领域,提出系统性改进建议,并明确整改时限。

    “专题询问提出的问题,直击要害和短板,为卫生健康工作校准了方向。”镇海区卫健局局长毛友军表示,将以此次监督为契机,逐项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区域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闭环式监督跟踪问效

    监督不是“一阵风”,而是守护健康的“持久战”。镇海区人大常委会以全链条闭环机制为抓手,让监督从“纸面”落到“地面”。

    ▲镇海区人大调研镇海区人民医院危化急救区

    翻开区人大的“监督追踪台账”,每一项民生诉求都标注着清晰的进度轨迹。通过建立“问题清单—整改落实—成效评估”的全周期监督链条,人大代表也是“民生监督员”,定期回访医疗机构、深入社区家庭,用脚步丈量整改成效。在监督“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护苗行动”民生实事项目中,人大代表们连续10个月跟进督导,推动区级心理辅导中心建成并高质量通过省心理指导中心验收;针对严培玲代表提出的医疗卫生机构改进的建议,启动区镇两级联动督办机制,促成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升级改造,成为全区首家“浙江省社区医院”。

    “健康民生工程容不得半点虚功”,镇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齐权表示,“镇海人大将持续用刚性监督擦亮‘健康镇海’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