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波市2007年城乡规划实施情况及2008年城乡规划主要工作安排的报告
宁波市规划局局长 李定邦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国务院、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意见的要求,现在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2007年我市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情况及2008年主要工作安排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07年城乡规划工作情况
2007年,我市城乡规划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省十二次、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的战略部署,加强规划统一编制与管理,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一)加强城乡区域统筹规划编制工作
1、深化完善重点次区域规划。《余慈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象山港区域空间保护和利用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实施。组织编制了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纲要及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并开展了核心区城市设计和有关专项规划的前期工作。编制完成了《象山港区域居民点布局规划》和《象山港区域排污工程规划》。推进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象山、奉化、余姚、慈溪等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完成。
2、继续完善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开展了北仑分区规划、国家高新区分区规划的修编工作。编制《宁波市城市社区布局规划》,统筹配置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宁波市中心城快速路网系统及典型交叉口规划研究》、《宁波市中心城路网整合规划》、《宁波市中心城电力设施专项规划》等规划编制和研究工作。为尽早做好轨道交通线路的开发控制,开展了宁波市快速轨道1#、2#线路两侧用地的开发和利用规划、宁波市快速轨道交通与城市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规划。
3、积极做好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在前两年完成的村庄布点规划、示范村、整治村规划的基础上,以“联镇带村”和“成片连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了镇域规划的编制和指导,市领导联镇带村的9个镇(街道)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成片连线推进的8个镇(街道)的规划已完成了编制初稿,对部分重点小城镇开展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
(二)提高规划统一管理水平
1、健全城乡规划决策机制。为完善城乡规划审查机制,建立了宁波市城乡规划审议联席会议制度。重要的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2007年市政府常务会议共审议中心城海曙片区分区规划等11个规划编制项目,《宁波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的统一编制和管理,城乡规划部门召开了中心城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建立健全了规划编制计划管理制度,将市、区规划编制纳入了统一管理范围。
2、加强规划法规制度与标准建设。修改完善了《宁波市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经市政府批准并发布实施。制订实施了《宁波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规则(试行)》和《宁波市交通影响分析(评估)编制与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了《宁波市规划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和《宁波市规划局信访处理办法》。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建立完善规划执法联席会议工作制度,规划执法合力进一步形成,2007年中心城区共认定、查处违法建设276件、491126平方米。
3、完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完成江北区37平方公里1:500数字地形测量和宁波市西南山区1:1万地形测量等项目。顺利完成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查清了十大类管线的位置、走向、埋设深度等有关信息,完成了老三区5000公里地下管线数据的入库工作。为加强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更新和综合管理,开展了《宁波市综合管线信息管理办法》的研究制订工作。
(三)加强规划系统党风廉政和队伍建设
按照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了以规划调研进社区、规划公示进社区、规划咨询进社区和规划宣传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规划进社区”活动。召开了规划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党风廉政教育。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市人大的各项决议决定。经市委、市政府考核组综合考评,市规划局被评为第五轮文明机关。坚持把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议案)作为加强与人大代表的交流沟通、改进规划工作的重要途径,2007年市规划局共办理人大建议(议案)35件,其中主办14件,协办21件,人大代表对规划部门的办理工作总体比较满意。
二、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情况
《宁波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功能布局,围绕完善和强化城市“六大功能”,以实施“中提升”战略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全年中心城区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253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461件,批准用地总量1877.23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36件,批准建筑面积2320.95万平方米。
1、重点区块开发建设稳步推进。《宁波梅山岛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岛内和陆域之间的临时施工便桥建成,2个10万吨级的集装箱码头正在办理相关核准手续。湾头区域空间形态规划编制完成,安置房一期工程开始建设。莲桥街文化商业综合区非住宅用房拆迁已全部完成。甬江东南岸滨江区宁波书城项目开工建设,工业设计街区规划设计方案开展第二轮方案评选,渔轮厂地块正在抓紧制定规划方案。世纪东方广场一期地块开工建设。《长丰地区城市设计深化调整方案》等规划设计已经完成。鄞州公园地块核心区块桩基工程全部完工。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各类项目继续快速推进,高钱生态村二期安置小区、效实中学东钱湖校区等12处项目建成交付。《宁波市铁路客运枢纽及周边地区详细规划》编制完成,铁路南站客运枢纽项目进入规划方案设计前期阶段。宁波(镇海)物流商务信息港开工建设,港口物流服务现代商务区建设有序进行。
2、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日益完善。围绕建设现代化港口物流中心,完成穿山疏港高速、北仑集装箱货运二通道等公路疏港主通道的方案论证工作。积极开展北站搬迁、杭甬城际铁路宁波段、铁路货运北环线、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的选址、定线等前期工作。完成绕城高速连接线规划方案及选址,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建成通车。加快“三环两轴”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完成连接绕城高速出口和城市核心区的十一条快速干道项目选址工作。下应大道北段、沧海路(通途路-民安路)、环城北路西段、北外环路东段和西延等一批骨架道路建成通车。完成轨道交通一号线选址工作。积极推进公交场站建设,完成锦江年华等公交首末站的选址。中兴路公交专用道开工。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泊位3000多个。城区供水系统方面,生产生活供水完成了城市环网供水路径规划,工业供水项目完成工业水厂35千伏专用供电线路路径规划。着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完成江南污水处理厂选址,北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基本建成并通水试运行。完成姚江城区段两岸截污纳管、邹家河等12条内河截污工程。
3、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加速推进。为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根据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优先安排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建设。启动市博物馆项目和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扩建工程。加快非成套房改造、旧村改造步伐,完成孝闻街地块、镇明巷地块等5个地块的非成套房改造的规划用地许可手续,完成11个旧村征地拆迁及改造项目的拆迁选址。加快洪塘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度,推出2500多套经济适用房。进一步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中兴公园基本建成,百丈公园开工建设,河岸垂直绿化工程等5个项目绿化升级全面完成,2007年中心城区新增公绿100公顷以上。
三、东部新城规划实施情况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的决议,深化东部新城规划编制,严格按照《东部新城总体规划》及《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开展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着力打造宁波二十一世纪标志性区域。
1、“三大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国际航运中心一期建设项目预计2008年春季可投入使用,二期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国际展贸中心方案征集,两个优选方案正在进行深化。完成金融中心一期建筑方案征集,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并与9家知名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总投资40亿元的门户区项目已基本完成规划设计方案。核心区四横三纵骨干道路累计完成总投资的81.8%,甬新河景观工程基本建成,40多座各类桥梁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其中5座大型桥梁基本建成。共同沟主体结构施工逾3公里。
2、重要功能性项目陆续推进。积极开展宁波文化广场功能调研、策划,培育我市开放性、创造性、参与性公共文化设施,目前正开展概念方案征集工作。行政办公综合楼、九年一贯制学校、人才市场、总工会等公共设施项目,以及轨道交通试验段工程、公交首末站、变电站、市政道路、共同沟、地下人行过街通道等市政项目,均按规划落实选址并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其中行政办公综合楼、九年一贯制学校已先后开工建设。其他商业经营项目,如花园住宅(B3)地块、五星级酒店项目、商务办公等项目陆续按规划挂牌出让。
3、相关区块规划设计不断深化。基本完成《核心区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民安路-惊驾路区域街道与水街景观规划》、《生态走廊及行政区艺术公园景观设计》、《雨洪控制专项规划》、《水巷邻里详细规划》等。
2007年,城乡规划各项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但当前城乡规划管理和实施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各领域各层次规划的衔接需要加强,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矛盾突出,规划落地难;二是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没有全覆盖,尤其是乡镇控规编制薄弱,部分地区规划编制项目没有按程序及时报批,与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三是乡镇规划管理体制需要不断完善,急需作系统性的研究探索。
四、2008年城乡规划主要工作安排
2008年我市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和深入推进“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的战略部署,以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为契机,以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为抓手,围绕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和中心城市功能的提升,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编制体系,健全城乡规划决策、实施和监管体系,完善城乡规划法规与标准规范体系,为把我市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提供规划保障。
一是深化次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做好余慈地区、象山港区域规划的深化完善工作。完成《鄞奉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研究》和《四明山区域村镇体系规划》。完善市域空间管治体制和空间管理对策,推进次区域规划的实施。完成县(市)域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好镇(街道)、村庄规划编制和“联镇带村”规划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加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结合长三角城镇群规划、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等上一层次的规划,认真分析宁波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加强全市规划的调研工作,逐步开展城市分区功能研究、建筑停车配建指标研究、鄞州新城区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等课题研究,为下阶段制订规划实施管理规定、规范城乡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继续完善专项专业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的系统性研究和规划,市域范围内启动编制宁波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宁波市城乡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城市快速路及主干道系统规划;中心城范围内深化研究城市公交专用道布局,并对公共停车场和加油站进行规划实施评估和调整。编制完成宁波市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2008年至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积极推进面向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详细规划对土地开发和出让的控制,逐步实现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根据“中提升”战略要求,组织编制海铁联运枢纽区块、梅山岛保税港区等区块的详细规划,深化完善南站客运枢纽规划。
四是促进地理空间信息共建共享。以成立“市地理信息空间协调委员会”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精神,认真组织实施08年度基础测绘项目,扎实做好“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与“数字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完善地下管线信息动态更新机制,积极推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五是认真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制定出台《市政府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意见》,启动《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的调研和制订工作。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加强规划编制项目依法报批工作。继续加强向人大报告城乡规划工作制度。适应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规划行政许可。依法查处违法建设,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加强规划队伍建设,继续开展“规划进社区”活动,提高规划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