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情况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情况的报告
  • 阅读:
  • 时间:2023-05-30 09:55
  • 来源:市人大常办
  • 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情况的报告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并提出4大类13项内容的审议意见清单函告市政府研究处理。市政府高度重视意见处理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分管副市长多次实地调研,作出具体部署,市政府相关部门分工负责抓好落实。在审议意见处理过程中,教科文卫委员会认真践行“两个高地”部署,落实“双下沉、四提升”要求,在“义务教育数字监督场景”上跟进监督,组织教科文卫代表专业小组和市教育局赴代表联络站,征集部分人大代表和教师意见建议,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委编办等相关部门汇报处理情况。2月8日,市政府办公厅以复函的形式向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反馈了处理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审议意见中第一类“1-4项”落实情况。市政府将大力加强教育资源均衡供给,把义务教育学校预警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考核范畴,争取2025年预警学校数量明显下降。将重点提升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推进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建设教育共同体,到2025年,实现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模式教育共同体占比不低于80%,60%区(县、市)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评选;振兴乡村学校,2023年起,全市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定向分配招生100%的名额按照各初中人数均衡分配;到2025年,全市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定向分配比例达70%。完善规划布局,“十四五”期间计划增加小学学位8.7万个、初中学位5.8万个,资规和教育部门将联合开展专项检查,对区(县、市)义务教育学校配套建设情况开展整治。保障随迁子女就近入学,降低社保缴纳年限要求,扩班挖潜增加公办学校招生计划,确保有条件的随迁子女100%保障入学,就读公办学校98%以上。

    (二)审议意见清单中第二类“5-7项”落实情况。市政府将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落实《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要求,修订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推动《宁波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3.0版使用。着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管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课程进入课后服务体系,建立白名单制度,明确体艺特色学校50%以上课后服务课时用于素质拓展。关注师生身心健康,实施“医教结合跟岗实习”项目,全面应用全市学生体质健康平台,健全“全面筛查、发现问题、分析研判、对策建议、预防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开展违规学科类培训整治,研发“违规培训随手拍”微信小程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组建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队伍,建立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动态调整机制,保持高压态势。

    (三)审议意见清单中第三类“8-10项”落实情况。市政府将统筹编制保障工作,探索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调配制度、编制需求测算模型、预警机制等,完善教职工编制核定方式,提高非编教师待遇,稳定优化非编教师队伍。改善师资结构,深化落实新锐教师启航工程、名师骨干拔节扬帆工程和甬城教育名家领军工程,每年补充一批中学紧缺学科教师,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扶持体系,建设100个基地学校,计划到2025年,初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达到10%。加强骨干教师轮岗交流力度,探索通过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手段提高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积极性,明确同校连续任教超过12年交流轮岗,符合交流条件的骨干教师每年参与交流比例不低于15%,2023年至2025年,城镇和优质学校教师到农村以及薄弱学校交流总数达到2000余人,其中校长(副校长)、骨干教师达到800余人。

    (四)审议意见清单中第四类“11-13项”落实情况。市政府将着力创建教书育人良好环境,进一步厘清学校与县、镇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逐项合理匹配人员编制,积极推动基层教辅室(教育办公室)等管理机构的精简撤并。深化“放管服”改革,允许学校自主设置内设机构,选聘副校级领导干部,支持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公开招聘,并将以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为抓手,专题启动“办学活力激发行动”,强化学校在用人、用钱、教学方面的自主权。加强社会管理性事务进入校园管理,严控进校活动,明确每学期进校园活动控制在3项以内,减少社会性事务、活动对正常学校教学秩序干扰。

    教科文卫委员会认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工作,严格对照意见清单,明确任务要求,落实责任部门,逐项研究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在督办中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要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供给,逐年降低中心城区招生预警比例;要针对配套学校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整治,对规划明确的、群众有强烈需求的,努力促成动工建设,回应群众期盼;要加强编制需求测算,提高编制供给精准度,建立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加紧做好民转公已核编学校的教师配备工作,降低非编教师比例,提高非编教师待遇。下步,教科文卫委员会将强化“闭环”监督理念,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工作举措,总结经验做法,制定出台工作意见,固化工作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依托“义务教育数字监督场景”面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审议意见处理情况满意度测评,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义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专项工作报告,并组织开展专题询问,助力政府不断推进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