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波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情况的报告
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宁波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情况的报告,并提出4方面审议意见。在审议意见办理过程中,市人大财经委结合“8+4”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监测监督、“双下沉、四提升”等工作,密切对接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等政府部门,依托市人大经济运行监测点创新“无感化”监测手段,收集掌握人大代表、财经咨询专家和市场主体等意见建议,认真了解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市政府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2024年5月下旬,市政府办公厅以正式复函的形式反馈了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报告围绕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4方面审议意见,逐一反馈研究处理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审议意见中“深化梯度培育”方面落实情况。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开展跟踪服务、优化联动工作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主要举措和成效包括:结合我市《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重构研究和制造业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契机,对“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创业创新、融资促进、数字化转型等全方位支持;结合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以“稳榜在榜升榜”为主题,一季度以来在全市开展7轮基础实操培训和“一对一”辅导,全力推进我市“小巨人”提质扩量;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指导和跟踪服务,今年以来已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756家,新增宁波市“专精特新”企业257家;制定《宁波市现代产业体系标志性产业链“链长+链主”机制工作方案》,对照“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培育产业链,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对原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进行迭代升级;组建市县“专精特新”培育攻坚工作专班,探索并推进跨部门评价指标数据协作机制。
(二)审议意见中“坚持创新引领”方面落实情况。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动力”等方面持续发力。主要举措和成效包括:深入实施“科创甬江2035”战略协同计划等项目,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创新任务;依托市科技创新专项保险补贴机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新产品、“三首”产品首试首用;深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分类分级管理机制改革,优化“产学研用”创新生态;健全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和专利申请创新主体精准管理名单制度,加强“专精特新”企业的品牌保护;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头雁”工程,指导知识产权密集型“专精特新”企业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推进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打造“保险+维权+服务”的知识产权保险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三)审议意见中“强化要素保障”方面落实情况。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坚持人才引育、加强金融支持、保障土地要素”等方面持续发力。主要举措和成效包括:打造“奔甬而来”招才品牌,常态化为企业引才搭建平台渠道,举办2024宁波人才日青年人才专场洽谈会,帮助31家“大优强”“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推出各类岗位385个;出台《人才赋能“单项冠军”“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赋予“专精特新”企业高层次人才举荐权;引导金融机构对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开展全覆盖式的精准对接;出台实施《关于促进宁波股权投资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股权投资机构投小投早投科技;发挥国资基金“以投带引”的产业招商和资本聚集功能,鼓励优先投向“专精特新”企业;深入实施“凤凰行动”宁波计划,今年以来全市新增上市公司2家,其中1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弹性年期出让、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灵活供地方式,依法依规优先保障“专精特新”企业用地需求。
(四)审议意见中“实施精准服务”方面落实情况。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开展政策辅导、深入一线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主要举措和成效包括:建立纳税服务部门主导、各业务部门主责的横向协同工作机制,对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实施清单化管理;市、县两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全部挂牌运行,积极推进涉企服务“一站式”综合集成;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宁波平台搭建宁波企业服务专区,初步实现项目服务、政策服务、金融服务等9大服务板块的线上运行;依托“企服通”平台,优化“政策计算器”应用,推送适配政策5.5万条,累计服务企业1.4万家;对中国(宁波)工业装备博览会、宁波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售后市场展览会等高能级展会组织举办给予补贴,积极筹备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参展,搭建“专精特新”企业对外展示平台。
二、关于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综合评价和工作建议
总的来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工作,严格对照意见建议,认真研究措施办法,逐条逐项办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做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是一项长期工作,不仅要科学制定政策并推动政策有效落地,还要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在厚植土壤、优化环境、深化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尤其是城市创新生态体系的建立绝非一蹴而就,是需要多方主体协同参与的重大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为此,市人大财经委已经向市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工作建议,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以推动《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决定》落地为契机,聚焦“提升创新能力、优化要素配置、支持开拓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奋力攀高,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下步,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树牢监督闭环理念,结合“8+4”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监测监督工作,加强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对接,从深化监督内容、优化监督方式、强化结果运用等方面发力,持续推动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