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项报告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关于2023年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
  • 阅读:
  • 时间:2024-02-27 14:45
  • 来源:市人大常办
  • 宁波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文件


    关于2023年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

    副市长  李关定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23年,市民生实事项目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组织推动下,经过各区(县、市)、市级各相关部门一年来的共同努力,目前十方面民生实事45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压实责任抓推进。市“两会”结束后,市政府立即对经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进行部署实施,并狠抓责任落实。一是各级高度重视。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实施工作高度重视,要求细化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狠抓督促协调,确保全面完成,并多次就民生实事工作进度和建设标准作出批(指)示。市级责任部门均成立由局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明确每个项目的负责人。各区(县、市)均建立了“区(县、市)长负总责、常务全面负责、分管牵头负责、各责任部门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二是注重压实责任。市政府办公厅第一时间对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细化分解,逐项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及相关指标的细化量化、牵头市政府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均为各牵头单位主要领导)、配合单位及各区(县、市)、相关功能园区的具体任务数,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分解下达实施。各区(县、市)将任务逐级分解至镇乡(街道)、村(社区),落实到每个最小建设单元,定时定点、定标定责,形成了层级责任落实机制。三是强化落实推进。一年来,各位副市长多次就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作出批(指)示,多次带队实地检查督促、研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市级责任部门不断加强上下对接和横向协调,全面做好推进指导、进度跟踪、情况通报等工作。各地按照“能快则快、能早则早、能多则多”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方案,保障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推进。

    二、突出重点抓进度。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民生实事早实施、早建成、早投用、早惠民的工作部署,市政府办公厅1月份就将市民生实事候选项目预下达给各牵头责任单位和区(县、市),要求抓紧组织实施。一是超前谋划“领先跑”。市水利局、市民政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超前谋划、提前启动、专班推进,并按月按季加强调度,靠前服务、靠前协调、靠前督导,上下沟通协调密切,牵头的民生实事项目计划完成进度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自觉担当“抓主动”。服务民生、做实实事,是属地政府的政治自觉和职责担当,更是治理能力和执行效率的具体体现。比如鄞州区、奉化区、慈溪市均建立“全周期+全过程、常态化+常效化、量化+闭环”的工作机制,把“主动抓”和“抓主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快速有力推进。三是合力划出“同心圆”。海曙区在开展老年智能手机、健康和反诈防骗等科普培训中,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科协、宣传、教育、公安、金融部门密切协同,各方持续不断加大宣传发动的广度和深度,确保了这项公益活动提前圆满完成。四是创新机制“加速度”。市卫生健康委在新增婴幼儿托位方面坚持以普惠性为导向,不断加大财政补助政策倾斜力度,鼓励社会力量、托幼一体、用人单位、产业园区等各方力量举办托育机构,推动托位数快速增长,初步形成“15分钟托育服务圈”。慈溪市为加快妇女儿童驿站建设,创新“中心+社会组织+项目”的方式推动驿站运营,以“妇联执委+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的模式加强队伍建设,驿站建设进展和完成率居全市首位。

    三、拉高标准抓质效。各地、各责任部门在突出抓进度的同时,更注重项目建设的高标准、高效益,真正把民生实事做实做好、惠民利民。市卫生健康委在“新(改、扩)建规范化村级医疗卫生机构项目”上,认真制定建设标准、集中培训相关人员、实地观摩典型项目,强化现场督导检查,通过不断完善村卫生室功能,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市水利局在山塘整治设计突出安全性基础上,听取采纳园林、建筑、交通等其他行业建议,使山塘更好地融合于周边自然环境,部分项目经整治后成为当地的“美丽山塘”和“富民山塘”。市农业农村局着眼更好发挥公益保险的普惠作用,确定“补基础、补意外、低门槛、广覆盖”的基本要求,实现政策普及“不落一村”、承保理赔“不落一人”的社会效果。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引导养老机构食堂导入“五常法”类食品安全先进现场管理方法,高质量完成养老机构“阳光厨房”建设,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市生态环境局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体验地建设中,有机融合科普教育、学生研学、公益实践等元素,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新面貌,今年参与群众累计超8万人次,有效提升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参与度。市残联为破解“残疾人稳定就业”中的难点,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和用工需求,针对残疾人不同特点进行“量体裁衣”式岗位开发,有效解决残疾人就业供需不匹配问题。

    四、督查调研抓短板。市督考办将民生实事工作列入年度重点督查计划,完成情况纳入市政府年度绩效考评范围。一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借助省市民生地图智慧管理系统,线上实时分析民生实事进度滞后项目,通过浙政钉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和区(县、市)加快推进。线下3次组织市级相关部门赴各区(县、市)开展实地督查调研,对填报进度较快的部分项目现场抽查核验,确保进度的真实性。二是条线和区块相结合。根据实时进度情况,上半年对进度滞后的相关责任部门和区(县、市)分别下发督办单或提示单,督促市级责任部门和属地政府加快推进。三季度后对项目进度严重滞后的3个市级部门及2个属地区(县、市)开展实地督查,确保11月底所有项目基本完成。三是当年项目与往年项目相结合。在抓好当年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的同时,4月中旬,组织3个督查调研组对10个区(县、市)和2个功能园区2020–2022年70个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回头看”,督促相关单位对已建成投用的项目加强运行维护和管理。

    各区(县、市)政府督查机构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积极作为、强力推进。比如鄞州区督查采用“清单+飞单”模式,通过定期清单化梳理分析、实时飞单式督促整改,形成“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攻坚机制,实现堵点快速打通、问题立行立改,民生实事总体进度从上半年的全市第十位跃升至年底时的全市前列。宁海县建立“日常跟踪、每月研判、季度通报”督查机制,紧盯滞后项目,坚持督帮一体,视情纳入重大督查问题清单,倒逼任务如期保质完成。

    下步,市政府相关责任部门将对已完成的项目开展明查暗访,逐地逐项对标对表,核验进度和质量。督促各地、各责任部门对已建成投用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知晓率、参与度。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到已建成投用的项目上参观体验,征求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各方反映的问题并迅速加以整改,有效提升民生实事项目的好评率。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