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审议我市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4月28日上午,分组审议我市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方勤委员说,建议在报告中增加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内容评价体系,以便于常委会委员聚焦重点内容审议,并推动审议意见贯彻落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统筹力度、综合施策,针对老百姓“不敢生、不能生、不想生”等问题,深入研究并拿出“降低生育成本、提升新生儿健康水平、将部分不孕不育治疗费用纳入医保”等实际举措,加大对家庭幸福教育和宣传力度,下大力气提升适龄青年生育意愿。要就“托位数”指标的科学性进行研究,与近三年新生儿出生率统计口径相匹配。
那雁翎委员说,政策支持体系是这次审议的重点,目前宁波的人口问题不能仅仅盯着鼓励“生”出台政策,而是要关注人口结构问题。宁波的产业结构、人才政策、城市能级造成了宁波年轻人口(育龄人口)不足,建议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宁波、留宁波、回宁波。
汪沂委员说,建议进一步加大生育支持力度,学习借鉴广东、江苏以及深圳等地关于购房、生育奖励等好的经验做法,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地力度,构建更加人性化的养育、教育服务体系,出台具体实施细则,把“长幼随学”等教育优待政策执行好,解除多孩家庭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
沈建伟委员说,建议:一是强化对年轻群体生育观的塑造;二是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三是完善医保体系,加大对有生育意愿育龄妇女的保障力度,比如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四是加强婴幼儿服务体系建设,培育高质量儿科医生队伍建设,解决儿童医疗资源全覆盖等问题。
张建国委员说,当下主要是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托育一体,解决好幼儿园空位、招不足和托育实际需求大、托育成本高的问题,要关注责任划分,目前“托”主要是以卫健委为主体,“育”是在教育局,把托育放在一起,要协调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二是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宁波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可以在免费学前教育上做一些文章,推动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同时,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科学评估免费学前教育的可持续性。
胡勤勇委员说,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主要是要提高出生率和实现孩子的健康成长。目前出生率比较低与低结婚率密切相关,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结婚率提升;另外,不孕不育率较高,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进一步解决不孕不育问题。此外,部分家长对学生身体健康关注意识不强,建议加强家校联动,尽早发现问题苗头;优育需要母乳喂养,建议抓好宣传推广落实。
俞泉云委员说,当前有几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社会各界对生育问题的严峻性认识不够。我市生育人口总生育率约0.78,低于全国的1.15。二是工作理念上不够到位。目前有的地方政府认为“生不如抢”,把很多精力用来吸引外来人口,目前我市外来务工群体中适龄女性比例锐减,削弱了产业工人扎根意愿。三是性别责任分担机制亟待重构。在政策制定上还存在“生育只是女性责任”的固有观念,政策过度聚焦女性权益保障,导致职场性别歧视加剧。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推行“父母同权”制度,实施男女均等的养育假政策,强制规定父亲必须参与育儿假期,破除女性“生育就要牺牲职业”的制度性障碍。四是政策创新的力度与精准度还不足。当前千人托位数考核脱离实际需求,补贴政策不能搞一刀切,要重点强化家庭生二孩的政策激励,相较于无孩或已经有二孩的家庭,这部分家庭具有较大的生育潜力,政策激励会更加有效。
柯武恩(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委员)说,当前政府生育支持政策是有针对性的,但实际效果并不太好。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观念问题,以往是“养儿防老”,现在经济条件改善了,不生孩子也能过得好,所以生育没有迫切性;二是成本问题,一些婴幼儿产业利润很高,家庭抚养成本也比以前高出很多;三是教育问题,既要关注新生儿的数量,也要关心孩子的全方位成长。要针对这些问题拿出解决方法。
朱升海(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委员)说,建议一是加强政策的统筹性;二是加强对产妇的扶持力度,增加生育补助,解决育龄妇女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强婚育宣传力度,增强年轻人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阮列敏(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说,一是教育体系需要完善,现在职高与普高两极分化,对于孩子的个人教育成长不利,应当逐步推广12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制度;二是生育观念宣传不够,要加强正面引导,尤其是官方媒体要宣传正确婚姻观念,同时要确保生育支持政策落实到位。
叶东杰(市人大民侨委委员)说,建议一是推动“双减”政策落实到位,避免教育过度“内卷”,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家庭经济压力;二是完善社区托育机制,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三是加快建立健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郑茹杰(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说,生育率与婚育观念息息相关,婚姻文化的引导比较抽象,需要长期浸润。现在不少年轻人存在结婚并没有好处的观念,建议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小进行潜移默化的家庭伦理教育、熏陶,使其感受到家庭文化、亲情文化。
莫俶茜(象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说,宁波各区(县、市)老龄化将近30%,老龄化社会、生育状况都有同样隐忧。要针对“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育,教育压力大,企业生育政策落实不到位,托育机构不够完善”等问题,久久为功,提高政策措施的精准性、针对性。